一、死亡賠償金的性質
《民法通則》第119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撫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國家賠償法》第34條規定: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造成死亡的,應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由此可見,死亡賠償金是不法致人死亡時特有的財產損害項目,是對受害者近親屬的賠償,有以下特點:1.死亡賠償金并非死者的遺產。遺產表現的財產權益系死者生前已經合法所有的,而死亡賠償金的形成及賠償金的實際取得均發生在死亡之后。2.死亡賠償金不是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所取得的合法財產。夫妻關系終結于離婚或一方死亡(包括宣告死亡),而死亡賠償金產生于夫妻關系終結之后。3.死亡賠償金是對死者近親屬的賠償,并非對死者自身的賠償,是對受害人近親屬因受害人死亡導致的生活資源的減少和喪失的補償。
二、死亡賠償金的分配原則
1.分配主體為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權利人。
由于死亡賠償金的性質是財產損害賠償,其內容是對死者家庭整體預期收入的賠償。因此,賠償權利人首先是指與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范圍內的近親屬即第一順序繼承人,即配偶、父母、子女,只有第一順序繼承人完全不存在時,才開始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即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死亡賠償金的分割不同于遺產分配。
死亡賠償金原則上應由家庭生活共同體成員共同取得,當事人未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主動予以分割,當事人請求分割且賠償協議未明確賠償項目,應視為是對權利人物質損失與精神損害的混合賠償。在分割該筆賠償金前,應扣除已實際支付的喪葬費用,并優先照顧被撫養人的利益,剩余部分的分配應根據與死者關系的親疏遠近、與死者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及生活來源等因素適當分割,而非等額分配。當然,如果繼承人明確表示放棄或轉讓的,應尊重其意思表示。
3.債權人可否對死亡賠償金提出主張?
由于死亡賠償金不同于遺產,它具有人身專屬性,即專屬于受害人的近親屬,死者生前的債權人沒有請求權,不能要求分割死亡賠償金抵債。同理,賠償義務人也不能以死者生前欠其債務為由扣除部分或全部賠償金。
4.死亡賠償金能否根據死者生前的遺囑分配?
遺囑是自然人按照法律的規定處分自己的財產,安排與此有關的事務,并于死亡后產生法律后果的單方民事法律行為,因而遺囑事實上也就是對遺產的處分行為。而死亡賠償金并非死者的遺產,不能通過遺囑的形式對其進行處分,只能按補償原則在繼承人之間適當分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冒用他人信息發工資如何處罰
2021-01-09錄用通知能否撤回
2021-03-17房屋中介費收取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6勞動合同怎么變更
2021-01-04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追討勞動合同違約金有時間期限嗎
2021-01-08試用期之間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2021-01-29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交通全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0-11-10無法找到第三者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無責車輛損失賠償責任
2020-11-28兼業保險代理人形式
2021-03-19把集體荒地寫入家庭承包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1-19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證的辦法機構是哪一個
2020-12-09劃撥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1-10土地流轉補償新標準是什么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