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搖撞騙罪的證據有哪些?
1、網上的聊天記錄也算,要說明來源,最好請偵查機關(公安、檢察)提取并留存;
2、微博從事行業警察只是一個輔助證據,最后是否采用要看有沒有其他證據佐證;
3、招搖撞騙要以謀取利益為前提,他是否從你處或者其他獲得了非法利益,此非法利益不限于經濟利益。
4、首先需要他實際不是所稱的職業,才能是招搖撞騙。
二、招搖撞騙罪的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具有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的行為。
(1)行為人必須具有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者職稱的行為。所謂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者職稱,不單是指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而且也包括此種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他種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者職稱,例如普通機關的行政干部冒充公安機關的干部,普通國家干部冒充高級職務的國家干部等。如果行為人冒充的是非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如冒充黨團員、高干子弟、烈士子弟、私營或集體企業單位的管理人員、采購員等。進行招搖撞騙活動的,不能構成本罪,達到犯罪程度的可能構成詐騙罪或其他犯罪。
(2)行為人必須具有招搖撞騙的行為,即行為人要以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或職稱,招搖炫耀,利用人民群眾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信任,實施了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所謂招搖撞騙,即到處行騙,因而構成犯罪的行為。一般都具有連續性、多次性的特點。如果行為人只有一次這種行為的,原則上不宜以犯罪論處。上述兩種要素必同時具備并存在有機的聯系,才符合招搖撞騙的客觀要求。如果行為人出于虛榮心僅僅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但并未借此實施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不構成招搖撞騙罪。如果行為人有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但并未借此實施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不構成招搖撞騙罪。如果行為人既有冒充國工作人員的行為,又有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但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未以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為手段的,即兩行為之間不存在有機聯系的,也不構成招搖撞騙罪,其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可能構成其他犯罪。
以上就是招搖撞騙罪在司法實踐中的相關證據情況,如果需要對招搖撞騙罪的相關證據進行認定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處理,具體情況下應當由司法機關在進行調查取證后來進行認定,如果不符合審查起訴的證據的,則無法對犯罪分子進行定罪判罰。
招搖撞騙罪情節嚴重的幾種情形
招搖撞騙罪是如何認定的
招搖撞騙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搶救費用不足怎么辦
2021-02-09離婚后能否給子女改姓氏
2020-12-03如何申請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1-01-31什么是指定委托收款
2021-01-02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將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有效
2020-11-30勞動糾紛多長時間內能去仲裁
2020-11-24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保險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1-01-22為非直系親屬投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1-02-28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保險公司理賠最晚多久處理
2020-12-06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3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外出旅游買什么保險好?
2020-11-27宅基地房屋要補繳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2土地流轉后,土地補償款該歸誰
2021-03-20關于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
2020-12-02城鎮拆房賠償怎么計算
2021-03-192020最新拆遷規定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