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85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由此,為他人謀取利益”,就成了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構成受賄罪的必備條件。
為他人謀取利益”應不應成為一般受賄罪的必備條件?司法實踐中如何把握好這一必備條件?在反腐敗斗爭中既不放縱狡猾的犯罪分子,也不混淆罪與非罪的界限,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
一、為他人謀取利益”的類型
受賄犯罪中,國家工作人員以權謀私,權錢交易,打著各種招牌,十分詭秘和隱蔽。為他人謀取利益”往往心照不宣,私下進行,掩人耳目,種類繁多。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類型:
(一)時空分離型。賄前或賄后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賄賂和為請托人謀取利益有一個過程,往往在時間上空間上發生分離。有的先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或許諾,或默認為他人謀取利益;有的請托人為了謀取長遠利益不惜向國家工作人員進行長期感情投資,建立和加深感情,有的在為其謀取利益后向國家工作人員送錢送物,表示感謝。
(二)當場兌現型。國家工作人員在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的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就為他人謀取了利益。見諸報端的某地招生辦負責人將大中專錄取通知書拿到家里,被錄取學生家長交一定數量的現金才能發給錄取通知書等。有的在非法收受請托人財物后緊接著就打電話為請托人辦事等等,都屬于此種類型。
(三)謀利承諾型?,F實生活中。赤裸裸的權錢交易確實存在。在建筑市場,承包方給發包方的工程主管人員送去財物,不用再說明意圖,對方就心領神會予以關照。在民事訴訟或刑事訴訟中,當事人向司法人員暗示,只要能關照,一定厚謝。此司法人員徇私枉法或在研究案件是發表有利于當事人的意見,事后得到酬謝。有的國家工作人員的親屬接受了某人的錢物,并向該國家工作人員說明了此事,該國家工作人員雖口頭上批評親屬不該收此物,但并不退回或向組織說明,默認了請托人的請托。
(四)集體職務行為型。在有的情況下請托人所請托的國家工作人員是某部門的領導人之一,不負責具體事,請托人所請托的事必須通過會議研究決定。只要受賄人參加了會議,不管他是發言極力為請托人爭取,還是不發言默認有利于請托人的決議,或者會議雖不利于請托人,但受賄人反對或沒有支持不利于請托人的意見。在這種情況下受賄人仍然為請托人謀取了利益,只不過請托人的利益只有在集體職務行為基本一致的情況下才能謀取。
(五)作為、不作為型。所謂作為,就是國家工作人員對請托人所要取得的利益(合法的和非法的)利用自己的職務積極地去爭取。所謂不作為,就是國家工作人員為了行賄人的利益,按國家規定應履行職責去禁止,而有意放棄職守,睜只眼閉只眼不去禁止,即表現為不作為。不作為一般來說,是為行賄人謀取非法利益。如海關人員不進行海關檢查;動、植物檢疫人員不認真檢疫;司法人員不追捕逃犯等等。
(六)已達目的、未達目的型。已達目的型,即請托人的利益已通過受賄人的職務行為而取得。在現實生活中,受賄人的目的不總是都能達到。在有的情況下,各種因素的制約或權力運作環節較多,或客觀情況發生了變化等,請托人沒有取得所希望得到的利益。如一項工程被實力更大或賄金更重的競爭對手取得;國家工作人員因受賄為請托人提供了便利,但終因請托人本人失誤而未達到目的等。不管請托人的目的是否達到,只要受賄的國家工作人員暗示、默認利用職務為行為人謀取利益,或已在自己職權范圍內為行賄人的利益而作為或不作為,都是為行賄人謀取利益。
二、為他人謀取利益”之認定
實踐中,在認定受賄罪時,受賄人是否為他人謀取利益”,要正確地解決這個問題也并不容易。有的案件就因此幾經周折,長拖不決,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在處理受賄犯罪案件時,如何認定為他人謀取利益”,我認為大概應從這些方面把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收購義務
2021-01-07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延長哺乳假嗎
2020-12-16肖像權授權是否有期限限制
2021-02-23解除反擔保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20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相同之處
2021-02-11代理合同范本
2021-02-25家暴離婚起訴書
2021-03-24法院管轄的確定
2021-01-20訴訟離婚需要找律師嗎
2021-01-30經濟違法會被沒收住房嗎
2021-03-11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人壽保險的類型具體有哪些
2020-12-25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物權法釋義第二百四十七條
2020-12-21承包荒山植樹造林政策
2021-01-19土地出讓金的計算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4拆遷房辦房產證能改名字嗎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