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般的受賄行為與受賄犯罪的界限劃分。受賄罪與非罪的界限,數額與情節相比,數額起主導使用,情節則起輔助作用。犯罪情節在受賄罪的構成中,只有在受賄數額不足5000元的情況下,才起決定使用。對此,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
第一、構成受賄罪的數額是否有最低的限制。為便于司法實踐統一操作,應設定一個最低數額標準。從立法原意出發,筆者認為這個數額應該為4000元。一般情況下,受賄4000元以上,即可以按犯罪處理;但如果有的案件情節特別嚴重,也可以考慮數額不到4000元的,按犯罪處理。
第二、情節嚴重應如何理解。情節嚴重應包括如下幾種情況:因為受賄使國家、社會或者群眾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故意刁難逼取賄賂或者強行索賄的等等。上述情節既包括行為方式,也包括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其次,受賄罪與獲取合法報酬、不當得利行為的界限。甄別屬于合法報酬還是不當得利,實踐中應該把握的幾點是:主體是否為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所用于有償服務的是否屬于自己的勞動成果;是否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進行權錢交易。
再次,“家庭型”非國家工作人員家庭成員受賄,國家工作人員家庭成員的受賄認定。在司法實踐中,對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由其家屬單獨收受賄賂的情況下,對“明知”認定,成為當前司法實踐的一個難題。根據刑事立法精神和有關司法解釋,只要證明國家工作人員明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家屬代收賄賂,無論其是知道受賄具體情況,還是受賄的基本內容,無論其是幕后指揮、在場目睹,還是家屬相告,均可認定為明知。
最后,如何界定受賄罪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解釋對“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作了專門解釋:“受賄罪中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職權或者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件。”因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包括利用職務上便利的可能性和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的現實性兩個方面,也就是說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有實施或不實施的潛在可能性和國家工作人員已經實施了職務行為或沒有實施本應實施的行為。二者互相聯系,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是可以轉化的。
**俊王偉李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店鋪轉讓合同房東要簽字嗎
2021-01-22冒充別人的商標應該怎么處罰
2020-11-18合同是否能設定擔保和收取抵押金
2021-03-04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3-13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需要提交申請書嗎
2021-03-12擔保人還款后追償訴訟時效過期了怎么辦
2021-03-12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意外險醫療賠付多少錢
2021-03-11商業、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6保險合同的效力變更包括哪些
2020-12-19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交保費未出保單合同是否成立
2021-03-22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