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主體私分國有資產罪的主體是單位,自然人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關于本罪的主體是自然人還是單位,通常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本罪是自然人犯罪而不是單位犯罪,集體私分國有資產罪雖然是經集體研究決定或負責人員決定實施的犯罪,具有單位犯罪的某些特點,但是這種犯罪并不是為單位整體謀取非法利益,而是為單位個體謀取非法利益,也就是說,它是一種自然人以單位的名義,為個人(不限于本人)非法占有國有資產而實施的犯罪,與謀利性是單位犯罪的必備條件不相符合。因此,刑法只規定對自然人追究刑事責任,而沒有對單位規定處罰。另一種意見認為,本罪是單位犯罪,而不是自然人犯罪。贊同第二種意見,理由是:第一,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條規定:“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違反國家規定,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私分給個人,——”這就說明,集體私分國有資產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個人不能獨立構成本罪。第二,謀利性不是單位犯罪的必備條件,不可否認,單位犯罪一般是為了謀取單位的非法利益,但并不是所有的單位犯罪都是為了謀取本單位的利益,從修訂后的刑法看,有些單位犯罪其主觀上不要求謀取利益,如單位非法出借槍支罪等。第三,從單位犯罪處罰原則的規定看,刑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這就是說,如果刑法分則和其他它法律規定單位不適用兩罰原則的,就不能對單位判處罰金,而只能追究單位有關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第四,從私分國有資產罪的主觀目的來看,是以單位名義,以單位分配的形式將國有資產分發給個人,而不是為單位整體謀取利益,故并不要求對單位判處罰金。第五,經集體研究決定或者由負責人決定后實施犯罪行為是構成本罪的根本特征。私分國有資產罪私分國有資產罪,是指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違反國家規定,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集體私分給個人,數額較大的行為。
上面提到的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私分國有資產罪主體”的法律知識。私分國有資產罪的犯罪主體一般來說就是單位,私分國有資產罪在比較嚴重大的時候是要進行坐牢的,私分國有資產罪的相關內容在本文已經解釋。律霸網律師歡迎您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骨折算不算工傷
2021-02-06偷盜20元財物法律如何處罰
2020-11-25工傷認定行政訴訟期間是否能理賠
2020-12-01上下班遇交通事故,可以認定為工傷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27車禍私了要去交警隊簽什么協議
2020-12-22破產過程中債權債務能否抵消
2021-02-17侵權行為與無因管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0殘幣、污幣如何正確兌換
2021-02-10雙方的合同什么情況下表示已經成立
2021-01-04勞動糾紛加班費可以要幾年的
2020-12-22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2021-02-10投保人告知義務解析
2021-01-27保險問答:孕婦能不能投保?
2020-12-13拒保
2021-02-18土地承包權繼承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21家庭承包土地怎么轉讓
2021-01-27安置補償協議簽了好幾年,還沒拿到安置房和補償款,怎么辦
2020-12-22土地房屋拆遷委托書如何書寫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