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村經濟建設的發展,國家大力支持農村建設,專項撥款建設農村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以及出臺了經濟發展的政策,一些農村基層干部利用職務以權謀私,犯罪的態勢越來越高。很多人不知道農村基層干部犯罪的具體內容有哪些。那么,農村基層組織職務犯罪案件的特點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下相關的知識。
一、案件的主要特點
(一)、犯罪主體以村書記、村主任為主
涉案的主體以村書記、村主任為主,這些人都是項目具體實施的直接負責人,享有項組織、領導、監督、管理、審批的職務便利。實踐中,他們有的利用享有的某項職務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中飽私囊,侵害老百姓利益;有的則是利用本人享有的審核職務之便,采取造假冒領的手段謀取巨額不正當利益;有的與行為相對人相互勾結,共同作案;更有甚者拉攏鄉鎮干部或者其他村干部共同腐敗,并且在共同犯罪中擔任組織、領導、指揮角色,起主導作用。
(二)、犯罪領域相對集中在資金數量較大的支農惠農政策性補貼、征地拆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國家惠農支農資金投入力度持續加大、農村土地開發利用規模擴大以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增加,支農惠農專項撥款和土地征用補償款成為當前農村集體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這些補貼款、補償款往往數額巨大,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在實踐操作中又存在資金使用臨時性、非規范性和非常規性等特點,因此成為農村基層組織人員非法牟利的主要目標。
(三)、犯罪手段復雜多樣
犯罪分子為了逃避打擊,采取了許多復雜隱蔽的犯罪手段,作案手法五花八門。
(四)、犯罪形式以共同犯罪為主
在農村無論是支農惠農政策性補貼資金、征地拆遷補償款還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資金管理上涉及到上報、審核、管理、發放等環節,為逃離風險,規避查封,實踐中部分農村基層組織人員或是采取上下級勾結或是村委內部勾結或是村干部與村民內外勾結等多種方式,共同侵占補貼、補償資金,獲得非法利益。實踐中村官職務犯罪中共同犯罪占比較高,往往出現整個村民委員的村支書、村主任、村會計等村干部集體腐敗情況。
(五)、犯罪類型復合化,貪污、瀆職行為交織
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類型往往以貪污、受賄為主。此外,還涉及少量的挪用公款、玩忽職守和濫用職權等犯罪。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往往利用職務便利,在糧食直補、普九化債、退耕還林等涉農惠民資金的申請、撥付、發放過程中,虛報冒領、套取并侵吞國家資金。
(六)、犯罪危害嚴重,性質惡劣
農村職務犯罪案件大多牽扯到案發地的村支書、村主任、村會計,有的甚至牽扯到上級主管領導和村委會其他干部,窩串案導致的最大問題便是普通群眾利益受損,農村各種社會矛盾加劇,集體上訪、群體性事件頻發,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小官巨腐”犯罪不僅給國家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而且會嚴重侵害基層群眾的合法利益,降低黨和政府的權威和公信力,直接危害社會和諧穩定。
二、預防對策和建議
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腐敗侵害了老百姓的切實利益,影響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并嚴重損害了黨和國家在老百姓心中的良好形象。預防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要注重標本兼治,懲防并重,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不斷完善教育、監督和管理機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從源頭上遏制該類人員職務犯罪的發生。
(一)、事前預防,以“廉政宣傳鄉鎮行”為載體,讓法治之光灑滿鄉鎮
近年最高檢在全國檢察機關集中開展了查辦和預防涉農惠民領域職務犯罪專項工作,基層檢察院堅持查防結合,并以預防宣講為先導,從職務犯罪偵查部選拔3名具有辦案經驗、宣講特長和群眾工作能力的干警組成“廉政宣講團”,并邀請農業、林業、工程建設、交通、司法、財政、審計等部門專業人員擔任宣講團顧問,采取專題的形式,分涉農補貼、征地搬遷、村建工程等專題進行備課,在“一鄉兩鎮”開展“廉政宣傳鄉鎮行”巡回宣講活動。講課的內容主要是當前“一鄉兩鎮”的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的主要表現形式、職務犯罪對農村建設和村民利益有哪些危害、村務公開的基本措施和監督要點、農民監督維權的主要途徑和自我保護方法等內容,力求把預防的意識和預防方法教給村民。宣講團所到之處,盡可能采用村民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宣講。首先采取給鄉鎮干部和村干部講一堂課、與村民扯一場“閑話”、為鄉親辦一幅板報、教村民背一段預防順口溜、給每戶村民發一張法律服務聯系卡,“五個一”的形式進行宣講。開展形式多樣的送法下鄉、送法進機關、警示教育、現身說法等活動,一方面全面提升相關職能部門干部和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法治意識,強化宗旨意識和服務意識;另一方面,全面加強廣大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增強其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鼓勵其檢舉、揭發支農惠農領域職務犯罪。其次直接將農委、財政、水利、民政等部門的領導帶到村里,給村民現場講解政策法規、補償標準和維權途徑,并征求村民對基層干部的評議意見。最后積極拓展新媒體時代預防宣傳陣地,如適時制作廉政宣傳公益短片到“一鄉兩鎮”進行播放,利用檢察微信,定期發送針對“一鄉兩鎮”相關問題的職務犯罪警示教育、廉政教育和道德教育,提升法制觀念,做到警鐘長鳴。
(二)、事中預防,以剖析案件完善制度為抓手,使規則意識深入人心
通過對“一鄉兩鎮”職務犯罪案件進行分析,針對案件中暴露出來的制度缺陷以及制度執行中的違規行為,以完善農村基層組織的制度建設和流程監管為目標,向發案單位發出檢察建議,幫助他們建章立志,真正達到預防的效果。在“一案一建議”的基礎上,還要針對類案進行舉一反三,提出合理化制度建議。將“一案一建議”擴展到“類案一建議”,總結類案的發案規律、發案特點和規章制度執行監督中的漏洞,針對性的提出預防建議,可以有效遏制類似案件的進一步蔓延,切實保障農民基本權益。
(三)、事后預防,以預防調查為依托,促使守法成為習慣
如果說預防建議是堵塞具體的管理漏洞,那么預防調查報告則更加注重從制度層面上思考,著力開出綜合性的治理良方。首先對所辦的職務犯罪案件進行再次梳理,對涉案款項的資金流向、涉案人員的相關部門單位開展進一步的預防調查;其次廣泛推行公開制度。在農村基層組織環節,全面推開政務公開和財務公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再次加強監督檢查。鄉鎮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國家各類支農惠農資金申報、審核、管理、發放的監督管理,并定期對村級財務及各類專項資金開展檢查和審查,確保國家各項支農惠農政策落到實處。最后嚴格責任追究。要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在各相關職能部門和基層農村的責任制,一經審查,嚴肅追責。
綜上所述,農村基層組織職務犯罪的主體人一般是村主任、村書記,犯罪領域集中在國家惠農的資金、征地補貼以及基礎設施建設上,而且犯罪手段多種多樣,預防措施上檢查機關下鄉視察以剖析案件完善制度為主。農村基層組織職務犯罪案件的特點及法律應對有哪些?以上就是小編對問題的回答。
職務犯罪的種類有哪些
職務侵占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職務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
2021-02-18行政訴訟中不適用調解的原因有哪些
2021-02-27侵權糾紛中如何認定被扶養人
2020-12-26什么是股權眾籌
2020-12-20車禍幾年之后死了還用負刑事責任
2020-12-05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和親戚斷絕關系違法嗎
2021-01-25擔保合同無效怎么處理
2021-03-04回購房要點有哪些
2020-12-26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五級傷殘待遇怎么樣
2021-03-03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申請勞動局調解的期限是幾天
2021-02-07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31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發生交通事故怎么保險理賠
2021-02-28如何在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
2020-11-17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應承擔被保險人的連帶責任嗎
2021-02-13財產保險理賠的方式方式有哪些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