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賄后及時退還怎樣認定
國家工作人員收受請托人財物后及時退還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賄。國家工作人員受賄后,因自身或者與其受賄有關聯的人、事被查處,為掩飾犯罪而退還或者上交的,不影響認定受賄罪。退還(上交)財物的兩種情形:一種是“及時退還或者上交的”,可簡稱為“及時退還”:另一種是“為掩飾犯罪而退還或者上交的”,可簡稱為“被動退還”。
“及時退還”,行為入主觀上沒有受賄的故意,客觀上表現為及時退還或者上交,不存在犯罪故意,故不構成犯罪。
行為人雖未及時退還或者上交,但在收受財物后至案發前的期間內主動退還或者上交的。此種情形可以簡稱為“主動退還”。在該情形下,行為人在接受財物時存在受賄的故意,但經過一定時間段后,因主客觀原因等諸多因素的變化,自己主動退還或者上交收受的財物。
從法理分析,行為人既具有受賄的故意,又具有受賄的行為,且犯罪過程已經完成,因此,應當構成受賄罪(既遂),至于后面的退還行為,應當視為犯罪后的“退贓”,可以作為處罰時的量刑情節,但不能改變已然犯罪的性質。
實踐中,“主動退還”的情況復雜多樣,是否追究刑事責任司法機關把握的標準不一,故對此種情形未作規定。對于“主動退還”情形,可以結合收受財物的時間長短、數額大小以及是否牟利等具體情況,選擇適用不以犯罪論處,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1)“主動退還”一般不會影響構成犯罪,但在少數情況下,行為人雖然接受財物時存在受賄故意,但在較短時間內即出現悔悟,且未為對方謀取利益即主動退還財物,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可不以犯罪論處。
(2)在構成犯罪的前提下,考慮到行為人“主動退還”雖然屬于“退贓”情節,但表明其有悔罪表現,主觀惡性較小,對職務廉潔性的損害也相應減小,故對其從寬處罰往往能獲得民眾認同。另對不同退贓行為比較分析,在實踐中,被告人到案后的“積極退贓”行為尚可作為從輕處罰的情節,“主動退還”與“積極退贓”相比,行為人體現的主觀惡性更小,社會危害更低,舉重以明輕,對“主動退還”情形更應當從寬處罰。對案發前“主動退還”的行為從寬處罰有一定的法理基礎、司法基礎和民意基礎。
對受賄行為及時退還情況進行認定,一方面可以降低行賄受賄案件的發生,較為人性化的給國家公職人員一個自我反省與改正的機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展,讓國家公職人員以身作則,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以上就是關于受賄及時退還認定的介紹,想要了解更多詳細信息可以向律霸網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住賓館洗澡摔傷賓館有責任嗎
2021-02-10行政協議關于賠償的相關法規是什么
2020-12-18涉外離婚判決書可公告送達嗎
2021-02-15交通事故鑒定未出能否進行民事賠償
2021-02-07房屋贈與過戶費用包括哪些
2021-01-07不能忽視的購房小常識有哪些
2021-01-11離婚調解收取財產分割費嗎
2020-11-10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3家庭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0-12-22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生效嗎
2020-11-24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0-12-10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3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保險合同變更條款及事項的變更是如何的
2021-02-28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交通事故傷人后保險公司理賠流程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