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職務犯罪有哪些表現形態的問題,其實也就是指職務犯罪具體有哪些表現形式。要注意的是,職務犯罪與職務侵占罪并不是一回事,其中職務犯罪指的是一類罪,而這類罪往往就是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犯罪。那么到底這個職務犯罪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請通過下文進行了解。
一、職務犯罪有哪些表現形態
1、瀆職侵權犯罪主要表現。一是不正確履職放縱違法犯罪;二是違法、越權處理公務;三是執法監管監察不作為;四是以罰款代管、代刑;五是野蠻執法;六是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七是違法違規發放相關證照;八是賄選、騙選、破壞選舉等。對瀆職侵權犯罪認識上的存在錢只要自己不揣腰包就沒有問題、瀆職侵權犯罪最多就是工作失誤、平庸不是錯自己什么也不干就不會犯罪等認識上的誤區,導致重視不夠,易發生瀆職侵權問題。
2、賄賂犯罪主要表現。一是權力資本化,包括入干股,少投資多收益等;二是權力期權化,事先約定,離職后收錢。三是自己用權,家人、親友收錢;四是辦事后收取感謝費;五是賭博時接受行賄人出資墊底錢。賄賂犯罪已經成為職務犯罪中最突出的類型,犯罪的表現形式也是在不斷變化.
二、相關閱讀:
職務犯罪的構成及其要件 要了解職務犯罪的構成就必須知道一般犯罪的構成我國刑事法律中規定,某一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需的主觀與客觀要件的總和。這種主觀要件與客觀要件是法定的是一般犯罪的基本要求。
(1)職務犯罪主體:職務犯罪的主體在我國法律中規定:一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二是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中的國家工作人員、三是人民團體中的工作人員、四是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
(2)職務犯罪的主觀要件: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種心理與心理狀態。
(3)職務犯罪的客體要件:侵害的是國家對職務活動的管理職能。
(4)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我國法律規定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一是利用職務之便;二是濫用職權;三是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務。
在職務犯罪當中具體可以區分為瀆職侵權犯罪和賄賂犯罪,不同類型的犯罪下表現形態自然也就不一樣。而了解清楚職務犯罪有哪些表現形態,其實對我們準確認定犯罪也是很有幫助的。當然,實際針對不同的職務犯罪,雖然都是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犯罪,但實際的主體界限還是存在。
職務犯罪的種類有哪些
挪用公款罪和職務侵占罪的區別是什么?
職務侵占罪司法解釋的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拘留多久不再追溯
2020-12-25保證金質押是否可以指示交付
2020-11-092020年新三板上市條件與標準是什么
2020-11-19婚后買房登記在一方名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21離婚后財產糾紛案訴訟時效
2020-12-21訴訟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2-09起訴離婚孩子撫養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1-01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協議的區別
2021-01-30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02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0-12-16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11-08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論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0-11-24出事后保險公司要通話記錄做什么
2021-01-06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土地轉讓合同條款變更手續的辦件條件,依據和程序是什么
2020-12-11什么是拆遷主體資格,誰具備拆遷主體資格
2020-12-22深圳坪山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的許可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9準遷證過期了后怎么辦
2021-01-14拆遷房產糾紛產生的原因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