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產品損害賠償范圍
關于產品損害賠償范圍,各國產品責任法及相關國際條約的規定不一。缺陷產品可能引起的損害后果,不外乎以下四種情形: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精神損害及產品自身損害。對于這四類損害,各國產品責任法及國際公約均未給予全部賠償,而是作了特別的規定或限制。當然,產品責任法不予賠償,并非意味這些損害無法救濟,而只是表明不能通過產品責任獲得救濟,受害人可以按照一般民事責任獲得救濟。
一、人身傷害賠償
人身傷害是指因產品具有缺陷而對他人生命、身體、健康所造成的損害,包括健康所損、致人殘疾、致人死亡。對人身傷害的賠償,通常適用一般侵權賠償原則,要求賠償人身傷害所造成的直接損失與間接損失。各國產品責任法及國際公約均有規定,賠償范圍也幾乎沒什么分歧。80年代以來我國法律對于人身傷害賠償范圍日趨擴大。(民法通則)第119條規定了人身傷害賠償,此后1993年
二、財產損失賠償
財產損失是指缺陷產品造成的缺陷產品之外的其他財產損失。通常這種損失包括直接的物質損失和伴隨物質損失而產生的間接的物質損失;直接損失指現有財產的減少,間接損失指可得利益的減少。對于財產損失的,有的將其排除在產品損害賠償范圍之外。例如<產品質量法)第44條第2款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的,侵害人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應當賠償損失。
“可見我國并沒有根據受損財產的用途和價值對員害賠償作出限制。而根據條文規定,財產損害賠償應包括直接和間接損失,間接損失在條文中表述為”其他重大損失“,”其他重大損失“這一表述尚缺乏明確性,對于”何為重大“法律沒有規定明確的衡量標準。筆者認為對于間接損失,應規定必須是作為物質損害的直接后果而出現的間接損失才予以賠償,對”重大損失“也應有一個明確的衡量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動產不得成立留置權
2021-03-04醫療事故中患者承擔的舉證責任
2021-01-27行政法制監督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的
2020-12-02公司裁員時可以裁掉孕婦嗎,裁員的程序
2021-02-03民間借貸起訴費誰承擔
2021-02-19老人贈與房屋證明怎么寫
2021-02-20什么案件適合一審終審
2020-12-23已判刑事犯罪民事調解書還有效嗎
2021-03-16執行立案說明已經在執行了嗎
2021-01-18口頭合同提前終止可以嗎
2021-02-03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應該賠償多少
2020-12-23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學生體育課后猝死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2-14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有何規定
2021-02-04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公司裁員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怎么賠償
2021-02-22什么是婦女的“四期”,法律對保護“四期”有何原則性規定
2021-01-12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