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頂替上大學侵犯了什么權利
對于此類問題,我國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
我國刑法,對于替考有“代替考試罪”,但是對越過考試,更直接、更嚴重的冒名頂替上大學,卻無相應罪名。故根據罪刑法定,是不為罪的。此乃法律黑色幽默也。民法對此也無針對規定。一般認為,冒名頂替上大學是侵犯姓名權、受教育權。很遺憾,羅**被冒名頂替案,最終是調解解決,法院未判決。如此中國式的結局,案子是解決了,法律卻沒進步,導致最近沸沸揚揚的王**案解決無參照。
齊**案中,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關于以侵犯姓名權的手段侵犯憲法保護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權利是否應承擔民事責任的批復》:“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你院1999魯民終字第258號《關于齊**與陳**、陳**、山東省**學校、山東省**第八中學、山東省**教育委員會姓名權糾紛一案的請示》收悉。經研究,我們認為,根據本案事實,陳**等以侵犯姓名權的手段,侵犯了齊**依據憲法規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權利,并造成了具體的損害后果,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钡?a href='http://www.sdjlnm.com/sifajieshi/16.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司法解釋在2008年12月24日被廢止,理由也未說明??紤]到我國現行體制,最高院無權對涉及憲法的問題做出解釋,所以要停止適用。
竊以為,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所竊取的表面上是姓名,實際上是盜用他人身份名義,其危害性不局限姓名,而是整個身份信息。故在刑法上,現在雖然沒有“頂替身份罪”,但其冒用手段如涉及偽造戶籍、身份證的,則涉嫌偽造國家公文罪、偽造居民身份證罪。在民法上,應當認定為侵犯個人身份權(包括并不限于姓名權、受教育權,還包括其他各種身份權,譬如銀行貸款名義、個人信用等),被侵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注銷冒名身份、恢復真正身份,賠償損失等。冒名者所獲得各種國家許可,譬如公務員資格、教師等,是欺詐取得,應予以撤銷。
如果自己或朋友親人遇到冒名頂替上大學情況,不懂得運用法律時,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的律師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變更后員工合同怎么辦
2020-11-18在車禍中死亡要賠償多少
2021-01-08刮蹭隔天報案有效嗎
2021-02-26訂婚 結婚彩禮糾紛法律處理意見
2021-02-28房產訴訟期間可否居住
2021-02-11離職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0-12-05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農村內非法買地如何處罰
2021-01-12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有補償嗎
2021-01-09五險一金糾紛的處理規則是什么
2021-03-07勞動關系轉移手續
2020-12-28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保險公司不理賠可以訴訟到法院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