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證朋友自殺是否構成犯罪
如果當事人想自殺,并告知其朋友,并要求其提供安眠藥,其行為屬于間接故意殺人,應承擔刑事責任;如果其朋友不知道他要自殺,為其提供了安眠藥,不負刑事責任,頂多是違反國家控制藥品規定,承擔相應行政和民事責任。
一、沒有法定救助義務的,不構成犯罪,但有可能承擔民事責任。
有法定義務而不救助的,或構成故意殺人罪。
二、依據刑法相關規定及理論,法定救助義務情形主要有:
1、危險源
先行行為導致危險產生的,例如,你家養大型犬,然后你養的狗咬人,你就有救人的義務,你不救,就涉嫌故意傷害罪。
開車違章駕駛不小心撞到人了,就有救助的義務,不救跑了人死了。就涉嫌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2、特定關系
例如,醫生與病人,消防員與火災中的被害人,游泳場的救生員與游泳者等;
負有救助監督關系的,如父母對未成年子女,幼兒園阿姨與小朋友等這種的,是有救助的義務的。
3、特定領域的監管者
有人在馬路上自殺,你作為一個路人,不救助,不構成犯罪。(你對馬路沒有監管的權力與義務)
如果有人在你家里自殺,你旁觀不救助,可能構成犯罪。(家是你的地盤,有監管的義務)
有人在公園里自殺,公園的保安看到了不救助,可能構成犯罪。公園里的游客看到了,不救助,游客不構成犯罪。(公園的保安是公園的監管者,游客不是監管者)
但上述情形是否構成犯罪,必須要有相關證據佐證,并由法官進行綜合判定。
二、間接故意殺人罪
實施的行為在主觀上是屬間接故意,還是過于自信的過失。所謂間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引起某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而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可以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從而構成過失犯罪的主觀心理態度。
有法定義務而不救助的,或構成故意殺人罪或者間接故意殺人罪,如果有人在你家里自殺,你旁觀不救助,可能構成犯罪,如果其朋友不知道他要自殺,為其提供了安眠藥,不負刑事責任。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果樹補償標準
2021-02-06道路安全法有關酒駕的處罰規定以及機動車代號及交通違法處罰分值
2021-01-01外貿出口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16公司改制方案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28增資后注冊資本怎么算
2021-03-02構成商標的圖形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3-022020最新交通事故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31取保候審是犯罪情節輕的嗎
2020-12-03涉外民事訴訟中的涉外因素是指什么
2021-01-20土地轉讓和劃撥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9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集資房如何辦理可上市產權
2021-03-21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保險公司能幫助索賠嗎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