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擁有土地的朋友來說,可能會由于各種原因遇到征用土地與征收土地的問題,征用土地與征收土地究竟有著什么方面的不同之處,在法律上面關于征用土地與征收土地的相關問題又是如何規定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們究竟有著哪些不同的地方。
一、相關法規
1、《物權法》第四十四條:因搶險、救災等緊急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用單位、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用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使用后,應當返還被征用人。單位、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毀損、滅失的,應當給予補償。
2、《物權法》第四十二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
3、《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第20條規定:將原憲法第10條第3款中: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用。修改為: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用或者征收并給予補償。
二、具體區別
1、征用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對集體土地實行征用并給予地上物補償,土地被征用后,集體土地不改變所有權性質;
2、而征收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并給予補償,土地被征收后改變其土地所有權性質,即變為國有。
三、土地征收的主要特征
(1)具有強制性。
(2)土地征收是土地所有權的轉移,即由集體的土地轉變為國有土地。
(3)征用土地時用地單位必須按規定向被征用單位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妥善安置農民的生產和生活。
四、集體土地征收
集體土地征收是指國家為公共利益的需要,通過法定程序,將原屬于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征為國有的行為。 土地征收方案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
掌握征用土地與征收土地的區別,對我們維護合法權益是十分有利的,我們看了上面的相關解讀,對于征用土地與征收土地一定有了相當程度上面的理解,對于手里有土地的朋友征用土地和征收土地這個關鍵的問題還是要掌握,土地是農民的經濟來源,需要我們重視。
?2020集體土地征收政策的賠償標準
?2020年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對于補償有哪些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行使翻譯權
2021-03-11老公現在坐牢了我和他已經分居兩年想起訴離婚法院會準嗎
2021-01-21舉行婚禮沒有結婚手續怎么辦
2021-02-03贍養協議公證細則
2021-01-18一套房產可辦多次抵押登記嗎
2020-12-07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保險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21旅行社對被撞傷游客當否負連帶責任
2020-12-04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定值保險合同可以適用于哪些
2021-01-12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4危房判定標準是什么,危房改造有拆遷補償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