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雙方都沒有責任,但周先生要承擔事故損失費100%。事故事實上寫著“造成A車右前側與B車前輪相撞,B車前輪損壞,B右手右膝受傷”。
由于考慮到自己的車在保險公司投保了第三者責任險,周先生向保險公司報案后,毫不含糊地賠付了李小姐醫藥費300多元和誤工費200元。沒有想到的是,周先生到保險公司索賠時,被告之:由于交警在責任一欄填寫的是雙方無責,所以保險公司不會進行賠付。令周先生不解的是:“我并沒有違章,騎車人逆行騎車,大家都無責,我卻要承擔損失費,我賠付了騎車人的醫藥費和誤工費,保險公司卻不賠付我的損失,我怎么這么倒霉呢?”
之所以出現上述保險公司拒賠的情況,其主要原因是:目前依據的是第三者責任商業保險的有關條款的規定,即“按事故責任理賠”的原則,也就是說,發生交通事故后,駕駛員有責任,才能得到保險公司的賠償,如果被保險人沒有責任,則不構成保險意義上的第三者責任,就得不到保險公司的賠償。
雖然目前的商業第三者責任保險帶有強制性,但并不等同于未來的“強制第三者責任保險”。目前的商業性第三者責任保險解決不了新交通法條例判定帶來的經濟風險問題,只能是在“強制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出臺后,才能把新形勢下的新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
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一旦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或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如果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一方違反交通法規,且機動車駕駛員已經采取了必要處置措施的,可以減輕責任。在1992年《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中,對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的交通事故,采用以過錯責任為主、以無過錯責任為補充的原則,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改變了這一規定,采用在保險責任限額內讓“機動車負全責”的原則來處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的交通事故賠償問題。這從總體上規定了機動車擁有一方必須負起事故的相應責任,從而也就意味著從法律上否定了“撞了白撞”。
此前,我國對于交通事故的處罰標準一直是“以責論處”,即“交通事故責任”等同于“賠償責任”,交通事故過錯方承擔全部事故后果。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后,二者不再是一種對等關系,完全分開,即交管部門雖然判定了交通事故的過錯方,但事實后果就極有可能是過錯方事實“受益”,由非過錯方負擔賠償責任,承擔過錯方引發的后果。這種“責任”與“賠償”完全分開的做法,國際上許多國家都在采用,都作為“以人為本”的標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贍養糾紛調解技巧有哪些
2020-12-24回購房
2020-11-12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湖南省疫情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2021-02-13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航班延誤保險賠償問題
2020-12-20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購買汽車保險怎么選擇銷售商
2020-12-30什么是保險金
2020-11-09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私人房屋裝修承包合同
2020-11-22土地承包的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9土地流轉補償費怎么規定
2021-03-24對拆遷補償不滿意怎么辦
2021-03-14拆遷轉戶口相關政策,拆遷轉戶口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