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險法律關系的主體:
1投保人,按照原來保險法的規定,投保人又叫要保人,保單持有人,“是指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并負有交付保險費義務的人。投保人應當具備以兩個要件:一是具有民事行為能力;二是對保險標的須具有保險利益。”[14]具體來說就是機動車所有人。它可以是機動車的所有人,也可以是機動車的駕駛者。但是在這里又有特殊,就是投保人在這里不是一個自愿選擇的問題,投保已是他必須履行的一種義務。所以,從應然的角度來說,只要是機動車的所有人都應該是投保人。投保人沒有選擇的余地。
2保險人,指依據保險合同,有權收取保險費,在承保的危險事故發生時,依其承保的責任,負責賠償的義務人。我國保險法里專指保險公司。但由于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具有的社會保險性質,國家法律也規定保險人經營這種保險業務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所以對于保險人的資格問題,即應該由誰來經營這個問題上,一直存在著二種主張:一種認為還是由商業性的保險公司來進行經營,只要立法對其活動進行規范就可以。國家完全沒有必要再設立一個機構來進行專項管理。另一種主張認為應該設立一個新的中立機構來進行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與社會救助基金一塊由其管理,進行有關的保險理賠工作。如深圳市交警局副局長馬*雄就認為:“最終應該由交警局管。……也肯定不由交警局一家來管,必然由政府來指定或者由政府新組建一個機構來管理。”[15]我個人而言,還是傾向由現有的商業保險公司進行經營比較合理。一是避免重復設立機構的浪費,增加國家的負擔;二避免國家或者說政府的直接負擔。如果是重新設立一個機構的話,那么它的直接領導或是管理將是由政府來承擔。三是商業保險公司有實際的經驗,足以承擔此責任;四,通過立法完全可以達到加強對保險公司的監督,保證它的正常動作。
3被保險人,指受到保險合同保障,當保險事故發生時,遭受損害即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被保險人可以是投保人,也可以是投保人以外的第三人。我國的港臺地區一般認為被保險人就是保單的持有人。而在我國保險法規定中,被保險人不是保險合同當事人,只是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在第三者強制責任險中被保險人則指的是“第三者”,即指車禍中被撞的一方,不包括保險人與被保險車輛及其車上人員以外的任何人。這個第三者就是保險合同中的關系人而不是保險合同的當事人。他與保險合同有一定的利害關系,但是卻不是保險合同的當事人。他作為被保險人,與一般的財產保險里的被保險人不一樣:在一般的財產保險中的被保險人一般都是財產所有人,但是這個第三者卻不是保險標的的所有人,而是與保險標的有利害關系的人。因此,它在保險事故發生以前,即交通事故發生以前,是一個不確定的主體。所以在具體的案件中,就經常會遇到被保險人難以行使其權利的情況。這樣對,被保險人的權益的保護是不利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收購公司協議主體是個人嗎
2021-03-06專利轉讓的費用和稅率是多少
2021-01-28主要責任不要諒解書會坐牢嗎
2021-01-08公司開空頭發票負責人逃跑構成刑事犯罪嗎
2020-11-132020年有前科幾年可以消除
2020-11-12婚前財產離婚后能分嗎
2020-12-26什么是放棄繼承權,怎么放棄繼承權
2021-03-22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精神損失費賠償范圍的法律依據
2020-11-10私生子繼承權的依據如何
2021-03-02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1-02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哺乳期員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16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交通事故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2-28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