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合同詐騙數額如何認定
合同詐騙罪是結果犯,應以詐騙分子是否已經騙取到了財物為標準來認定既遂與未遂。合同詐騙中,涉及到三種數額,即受騙損失數額、實騙數額和行騙數額。此三種數額在量上通常是不相符的,以哪一個數額為定罪量刑標準,在實踐中認識不一致。
(一)受騙損失數額是指被害人因詐騙分子的詐騙行為所實際造成的損失數額,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間接損失是可能增長的潛在價值,尚需要通過其他活動才能進一步實現,不易算清,因而不宜認定,但可以作為量刑時的情節予以考慮。被害人的直接損失是比較容易確定的,應予以全部認定。
(二)實騙數額是指詐騙分子實際騙到手的財物數額。一般情況下,實騙數額與被害人被騙而實際交出的財物數額一致,但在某些情況下,被害人交出的財物在到達詐騙分子手中之前,在途中因管理不善而損耗,或者因其他原因,導致詐騙分子實際騙到手的財物數額小于被害人實際損失數額。所以,若以實騙數額作為定罪數額,對這部分損耗數額無人承擔責任,會輕縱詐騙分子,使其得不到應有的懲罰。
(三)行騙數額是指詐騙分子主觀上預計詐騙的總數額,通常表現為合同的標的額。實踐中,合同標的額并不都是詐騙分子實際想要騙取的數額,有的真正想詐騙的只是合同的預付款或者定金,在這種情況下,若以行騙數額定罪可能出現輕罪重判,罰不當罪的不良后果,導致罪刑不相適應。
《“兩高”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什么是合同詐騙罪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利用簽訂合同詐騙錢財的案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不僅侵犯了他人財產權,擾亂了市場秩序,而且與經濟糾紛極難區分與識別,因而成為司法實踐中的一個熱點問題。
您若還有疑問,可以通過律霸網律師進行在線咨詢,歡迎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偷拍,偷錄證據的合法性
2021-01-30股權如何轉讓
2020-12-11先簽訂股權轉讓協議還是先收取股權轉讓款
2021-01-05婚外情被跟蹤是否違法
2021-03-12辦理未婚證明需要帶什么
2020-11-26取保候審保證書怎樣寫
2020-11-12該怎樣辦理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01商業銀行辦理資金清算程序有何規定
2020-12-22護工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回購房要點有哪些
2020-12-26房屋不動產到期可以延期嗎
2021-01-13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勞務工有什么合同
2021-01-30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國際金融危機催熱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