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信用卡業務的復雜性,信用卡詐騙犯罪在客觀上也表現出復雜多樣性。根據刑法第196條規定,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具體表現為以下幾種情形:
1使用偽造的信用卡
偽造的信用卡一是指從表現形式到具體內容,完全模仿真實的信用卡,按照真實信用卡的圖案、版塊、模式及磁條密碼完全的去非法制造一個新的信用卡;二是指在真實的信用卡基礎上進行偽造,比如隨意涂改真實信息、偽造信息,或在空白的信用卡上輸入其他用戶的真實信息、或輸入虛假信息。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是信用卡詐騙的一個重要形式,在這里行為人必須有使用偽造信用卡的行為才構成本罪。這里的使用是指利用信用卡的法定功能進行的支付、消費、結算等行為。
如果行為人只是偽造信用卡,自己沒有使用的或把信用卡進行銷售的,按我國刑法第177條規定,以偽造、變造金融憑證罪處理。
如果行為人在偽造后又自己使用的,它同時觸犯了偽造金融票證和信用卡詐騙罪。其中偽造行為是犯罪手段,使用行為是犯罪目的,按刑法規定以行為人的犯罪過程、數額大小具體確定犯罪幅度,然后擇重處罰。
2使用作廢的信用卡
作廢的信用卡是指因法定原因失去效用的真實信用卡,根據信用卡章程規定,導致信用卡作廢的原因有以下幾種情況:信用卡超過有效期限而自動失效:信用卡被掛失而失效;持卡人在有效期內要求停止使用并交回原發卡銀行而失效。無論是哪一種失效原因,凡是利用作廢的信用卡進行侵占他人公私財物的行為均屬于信用卡詐騙罪。
3冒用他人的信用卡
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是指未經過持卡人同意或者授權,非法持用信用卡并擅自以持卡人的名義使用該信用卡,進行信用卡法定功能的支付、消費、提現等詐騙行為。冒用他人的信用卡,行為人必須是具有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是合法持卡人借給朋友、或交給家人使用的情況,在本質上不同于冒用的特征,應區別對待。
冒用他人信用卡不僅包括“持卡”冒用,還包括“無卡”冒用。即金融機構在互聯網上設置的網上銀行,信用卡用戶可以在網上進行電子商務,銀行給每位信用卡用戶在網上設置有個人密碼,但是在網上這種密碼本身很有可能被冒用或破譯,這種冒用密碼或破譯后利用密碼進行的網上信用卡支付行為,達到非法占有他人財產的目的,這種行為不因為沒有具體的信用卡而改變犯罪性質,也屬于信用卡詐騙罪。
4惡意透支
透支是指持卡人在發卡銀行帳戶上已經沒有資金或者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根據發卡銀行的批準或雙方協議,允許其超過現有資金額度而支取現金或消費的行為。信用卡具有的這種透支功能是其他金融憑證所不具備的。惡意透支是相對于善意透支的一種違法行為,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故意在超過期限內、額度內透支的行為,并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拒不歸還的行為。從定義可知,惡意透支的信用卡詐騙罪除屬于有一般詐騙罪具備的條件之外,還需具備下列條件:
主體條件
持卡人必須為合法的持卡人,如是由于盜竊、騙取等行為而得到的信用卡則構成非法占有信用卡行為,不能構成惡意透支的主體。無論“善意透支”還是“惡意透支”,持卡人獲取信用卡的方式都是以自己的真實身份,提供真實的證明材料,通過特定的程序向銀行領取,其主體都是合法的持卡人。在實際操作中卻存在著弄虛作假、偽造、冒用、以虛假身份騙取銀行信任而騙領信用卡,進行惡意透支的現象。在此種情況的行為人是一種“非法持卡人”,其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假手段,騙取銀行的信任而騙取具有消費、支付等功能的信用卡進行惡意透支,這種行為屬于刑法中規定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犯罪的行為特征[1],所以,刑法規定惡意透支的信用卡詐騙罪的犯罪主體只能是合法持卡人。
主觀條件
行為人的主觀罪過是故意,即透支人在透支前已明確知道自己沒有能力歸還,但仍持卡消費或提現的行為,或者是有能力償還的但在消費或提現后根本不想還的行為,是一種主觀意識上的不愿意行為。對于行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推定過程中,一定要區別這種行為是主觀上的惡意不歸還,還是因為有合理的客觀因素導致行為人不能歸還的。前者是主觀的不愿意歸還,后者是客觀的不歸還。所以,如果行為人透支后,確實是由于客觀的正當理由不能歸還的,基于行為人的無惡意行為,不作犯罪處理。如果行為人透支后攜款逃跑的,或透支款用于揮霍、購買奢侈品的,可以認定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客觀條件
惡意透支在客觀方面有兩種表現,一是超過規定透支限額的透支,二是超過規定期限的透支。其中透支限額是指各發卡銀行規定的持卡人可使用的超過其實際存款額以上的最高限額,對于超限額透支的持卡人各發卡銀行隨時可以催收,如果持卡人未經銀行催收而自動歸還的或者催收后及時歸還的,不以犯罪處理。對于超期限透支的,且經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構成惡意透支,以信用卡詐騙罪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詐騙需要到戶口所在地立案嗎
2021-03-06法定社區戒毒的期限幾年
2021-03-23商帳追收的特點是什么
2021-01-04音樂版權費一般多少錢
2020-11-18商標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0-11-09對己不利事實保持沉默視為承認嗎
2020-12-29發生交通事故,警察怎樣劃分責任歸屬
2020-12-21特警有權開交警罰單嗎
2020-11-30聘用顧問需要遵循勞動法嗎
2021-01-10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寧波正式實施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3-03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哪些條件
2021-01-13工程中標后不開工如何索賠
2021-02-24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0運輸工具保險的險種
2020-12-09海上貨運保險承保的范圍
2020-11-30勞務承包合同的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2土地租賃合同范本(一)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