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傭司機發生交通事故責任在誰
受雇司機從事雇傭活動發生交通事故,由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雇主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的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個人勞務關系是指提供勞務一方在從事勞務職能范圍內為接受勞務一方提供勞務服務,為接受勞務一方創造經濟利益或其它物化利益,并由此由接受勞務一方按照約定支付報酬而建立的一種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勞務關系的建立可以為書面形式,也可以為口頭或其他形式。
雖然,我國《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9條第1款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但是,受雇司機為雇主從事勞動,由此獲得的利益由雇主享有,雇員所獲得的工資與其勞動創造的價值不具有對等性。享有的利益應與承擔的風險相稱,是基本法理和社會常識。從事道路運輸本身就是高度風險活動,雇主也是明知的,在工作中受雇司機的生命健康承受著巨大風險,而其所獲得的工資待遇顯然與其承受的風險不相符,如果還要求雇員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對雇員更加不利,最終也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
同時,如要求雇員承擔連帶責任,可能反過來不利于維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因為,如果確定雇員與雇主承擔連帶責任,則對于那些沒有法律觀念、缺乏責任感的雇主來說,他們可能會想當然地以受害人可以依據連帶責任的判決結果要求雇員承擔責任,更加可能會肆無忌憚地逃避執行。
如何承擔責任
雇主責任的性質。不管是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的規定還是侵權責任法的規定,雇主對受害人承擔責任的歸責原則均為無過錯責任原則。雇主責任涉及的是對外責任承擔問題,而不是雇員與雇主之間的法律關系。因此,人身損害司法解釋規定當雇員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時,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顯然違反了雇主責任的性質,不符合基本法理。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受雇司機從事雇傭活動發生交通事故,由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雇主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這也是實際中比較容易發生的事情,希望大家可以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9年交通事故司法鑒定費用標準
2021-02-18店鋪租賃合同沒有到期可以提前解除嗎
2020-12-10沒有借條怎么起訴呢
2020-11-27繼子女在什么情況下對繼父母的沒有贍養義務
2021-01-11房屋買賣抵押權還在嗎
2021-02-06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女兒和孫子誰的繼承權大
2021-02-24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居間合同的報酬有限制嗎
2020-11-27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
2020-12-16公司上訴撤回仲裁員工還能起訴嗎
2020-11-24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它的保險金又是怎樣給付的
2021-02-03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1-03-14自家車被撞 反要賠對方
2021-01-22保險合同指南有哪些內容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