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務侵占罪的概念
在我國職務侵占罪最早淵源于全國人大常委會1995年2月28日通過的《關于懲治違反公司法的犯罪的決定》,該決定第十條規定“公司董事、監事或者職工利用職務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公司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此后,最高人民法院于1995年12月25日作出《關于辦理違反公司法受賄、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其中第二條明確規定:“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違反公司法的犯罪的決定》第十條的規定,公司和其他企業的董事、監事、職工利用職務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公司、企業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侵占罪。”職務侵占罪最終為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的規定所確立。而后,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還于2000年6月27日第1120次會議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貪污、職務侵占案件如何認定共同犯罪幾個問題的解釋》,對職務侵占罪如何認定問題作了明確規定。
根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精神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精神,我們可將職務犯罪的基本內涵概括為:職務侵占罪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觸犯我國刑事法律規定,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已有的行為。
二、職務侵占罪的主體
職務侵占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行為人不僅要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這些條件,還要具備在非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中對“本單位財物”具有相應主管權或經手權或管理權等特定身份才能構成,而且不能是國家工作人員之身份。另外,職務侵占罪的主體是自然人,單位不構成本罪的主體。在刑法分則第五章所有侵犯財產罪的法律規定中,均沒有涉及到單位犯罪問題。根據罪刑法定原則,單位不構成本罪的主體。
具體來說,該罪主體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中的非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員,包括三種不同身份的自然人,一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監事,這些董事、監事必須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他們是公司的實際領導者,具有一定的職權,當然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二是上述公司的人員,是指除公司董事、監事之外的經理、部門負責人和其他一般職員和工人。這些經理、部門負責人以及職員也必須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他們或有特定的職權,或因從事一定的工作,可以利用職權或工作之便侵占公司的財物而成為本罪的主體;三是上述公司以外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是指集體性質企業、私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的一般職員和工人,以及國有企業、公司、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等中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一般職員和工人。在界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中的人員”的范圍時,筆者認為必須以是否依法簽訂勞動合同確立勞動關系或者雖未簽訂合同但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為標準,包括合同工和臨時工。當然,僅以提供勞務獲取報酬而沒有確立勞動關系的從業人員,不構成該罪主體。
三、認定職務侵占罪應具的證據體系問題
職務侵占罪的認定應遵循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基本原則。偵、控、審三部門搜集、采信的證據除必須具備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等三個條件特征,職務侵占罪的證據必須與本罪構成要件緊密關聯外,筆者認為認定職務侵占罪的證據體系還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考慮:
1、調取有關被害單位的企業注冊登記資料和勞動合同,證實犯罪嫌疑人的職務、身份的證據材料,以確定犯罪主體。
2、犯罪嫌疑人所占有的財物是否為利用職務上便利的證據材料。
3、調取財物賬目等有關犯罪對象和數額的證據,并由司法會計審計部門作出審計鑒定報告。
4、根據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收集相關的物證,如用來平帳的假發票,偽造、變造的有關帳目的憑證等。
5、犯罪嫌疑人所侵占財物的去向的證據材料,如揮霍、還債等。
6、追繳的贓款、贓物,根據需要進行拍照固定證據,并由估價部門對贓物作出估價鑒定。
7、有必要的對提取的文字材料進行文字鑒定。
8、詢問案件涉及的參與人、知情人、關系人,獲取案件有關事實和證據。
9、審訊犯罪嫌疑人。應問清(1)、犯罪的動機、目的;(2)、犯罪的手段、方法,重點在于是否利用職務之便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有;(3)、犯罪的時間、地點、次數、作案過程;(4)、贓款、贓物的去向;(5)、有共同犯罪的問清預謀、分工情況,區分地位、作用,確認分贓情況等。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職務侵占罪的概念”問題進行的解答,職務侵占罪首次出現在1995全國人大常委會上,就指嫌疑人便利職務上的便利,侵占公共財物的犯罪行為。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多少年
2020-12-20現役軍人離婚該怎么辦?
2020-11-21外貿公司老板要員工逃稅,員工有罪嗎
2020-11-24公司變更經營范圍流程怎么走
2021-01-19監獄每年幾月份報減刑
2021-03-21快遞取件二次收費違法嗎
2021-03-19申訴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1彩禮錢是否需要返還給男方
2020-11-25中止探望權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24老人的贍養費能要多少錢呢
2020-11-08因企業自主進行改制發生爭議法院是否受理
2021-02-07車禍致小產肇事方賠多少錢
2021-03-15預抵押登記有優先受償權嗎
2021-01-28房產私人抵押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7效力未定的合同類型及其效力如何確定
2020-11-12購房定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12勞動者受工傷燒傷怎么賠償
2021-03-20可向勞動爭議仲委會申請仲裁的情形
2020-11-30論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0-11-24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