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是立案前準備立案,第二個是立案前即將立案,第三個是已經立案繼續偵查。立案調查代表對違法主體的違法事實基本認定,可以采取強制措施并正式啟動調查程序,立案審查則是法院對于上訴案件的審核而立案偵查則是指的刑事案件偵破工作,這是三個不同的處理違法行政行為。
二、立案調查的條件
1、有證據證明違法事實存在;
2、有明確的違法主體;
3、達到法律規定的處罰條件(刑法和行政法規不同);
4、屬于該機關管轄范圍。
三、什么是立案審查
立案審查是我國曾經執行過的一項立案制度, 案件在法院收到起訴材料后7日內作出的是否立案的審查,符合條件的予以立案,不符合條件的裁定不予受理。自2015年5月1日起,根據新的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立案審查制改為立案登記制。
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對原告的起訴進行審查。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立案;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可提起上訴。
四、立案偵查須具備的條件
1、有犯罪事實存在。
2、該犯罪事實依法需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有犯罪事實,但法律規定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不能立案。
3、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不能立案;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宣告無罪。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刑法告訴乃論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被告人已經死亡的。
6)其他法律、法規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7)司法機關對于控告、檢舉或者自首的材料,應按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的,應移送主管機關處理,并通知控告人、檢舉人;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而又必須采取緊急措施的,應先采取緊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機關。如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立案。立案后,一般案件由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開始偵查;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審理;如沒有犯罪事實,或者依法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則不予立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接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經審查,認為應予受理的,應在7日內立案;認為不應受理的,應在7日內通知原告,并說明理由。
綜上所述,立案審查、立案調查、立案偵查具有一定的區別,但是,又有一定的聯系,雖然這三個的行政機關不同但是都是對違法犯罪行為進行調查核實的步驟,只有通過這三種行政行為才能最終證實犯罪事實并對犯罪行為進行處罰,同時這三種行為都是在法律規定的權限范圍內進行的。
公安立案偵查有期限嗎,什么是立案偵查
立案偵查原則有哪些
立案偵查是什么意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交易哪些情況可追究中介責任
2021-03-06訴訟離婚律師費用多少
2021-01-23交通事故醫療費怎樣算
2021-03-04擅自向社會發布農作物病蟲害預報或者災情信息怎么處罰
2021-01-21強制執行公證
2020-12-24家庭暴力簡介與家庭暴力類型有哪些
2021-02-27不動產權證書辦理費用是怎樣的
2020-12-01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3-02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豪車車主為省修車費騙保構成什么罪
2020-12-25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比較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
2020-12-10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