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死后名譽權司法解釋是什么?
我國現有法律保護死人的名譽權的。《民法通則》101條規定公民享有名譽權,應包括保護死者名譽權,這點已為我國司法實踐所證實。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1993年8月7日)已明確,死者名譽受到損害的,其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
200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又將以往僅就死者名譽權的延伸保護擴大到死者的其他人格要素,包括姓名、肖像、榮譽、隱私以及死者的遺體、遺骨等方面。由此可見,對死者的名譽權乃至姓名、肖像、榮譽、隱私等人格、身份權的保護,是有充分法律依據的。
二、名譽權的侵權形式
(一)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睹穹ㄍ▌t》第101條后端規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睹裢ㄒ庖姟返?40條規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行使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二)誹謗
誹謗是指故意或者過失地散布有關他人的虛假事實,導致他人名譽降低或者毀損的行為。誹謗的主觀狀態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睹穹ㄍ▌t》第101條后段規定,禁止用誹謗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在文學作品中故意使用他人真實姓名,或者未寫明原告的真實姓名和地址,但對人物特征的描寫有明顯的指向或者影射他人,小說內容存在侮辱、誹謗情節,致其名譽受到損害的,作者和出版社均可能構成對名譽權的侵犯。
(三)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
對于人死之后的名譽權在法律上也是明確規定的,特別是對于相關情況的認定上,也是基于實際的侵犯名譽權形式來進行處理的,對于造成了經濟損失的,是需要賠償的,對于利用死者的名譽權來進行違法行為的,還需要追究相關的法律責任。
侵犯名譽權起訴狀格式
侵害名譽權立案標準是什么?
公司能否提起名譽權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企業怎樣增加注冊資本
2021-01-27商業秘密沒有具體約定該歸誰所有
2021-01-16集體清償程序可否行使別除權
2020-12-01哪些人能享有探望權,探望權有哪些內容
2021-01-08房產證抵押貸款夫妻一方簽字能貸出來嗎
2021-01-20合同約定復利計算利息到期不付可以要求支付嗎
2021-03-24二手房交易注意事項
2020-12-07勞動合同和勞務協議屬于什么區別
2021-03-02單位交意外保險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05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私家車投保的注意事項
2020-12-08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肇事罰單保險公司報銷嗎
2021-03-03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法律上分紅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6保險報案沒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15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再保險經紀人基本介紹是怎樣的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