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侵占的能夠善意購買嗎
購買人在不知道購買的財產是惡意侵占取得的,是可以對抗被侵占人主張的,被侵占人的損失由侵占人承擔。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一百零六條 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
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前兩款規定。
善意取得的構成
1、主體
在主體方面,轉讓人須為無權處分人,受讓人為有民事行為能力人。只有當轉讓人無權處分該物時,原物所有人的利益才會受到侵害,才會存在犧牲原物權人的利益而保護第三人利益的情形,才有適用善意取得的必要。并且,受讓人應當具有民事行為能力,這樣才能保證第三人的行為是有效的,一個被撤銷或無效的行為就不存在對其利益的保護問題。
2、客體
在客體方面,從《物權法》第106條的規定可以看出,我國規定善意取得的客體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動產以交付為其公示原則,不動產以登記為其公示原則。
3、主觀方面
就主觀方面來說,受讓人應當的善意的。所謂“善意”,主要指不知情,指行為人在為某種民事行為時不知存在某種足以影響該行為法律效力的因素的一種心理狀態。對于認定這種“心理狀態”,我認為應當考慮以下幾個因素:首先,受讓人是否有“知情”的義務,通過他的專業知識水平以及對轉讓人的了解程度,受讓人是否能夠判斷他的取得是善意的;其次,受讓人是否支付了合理的對價,如果受讓人明知其取得該物的價格與實際價值相差極大,則可以認定為其行為出于“非善意”;最后,應當考慮交易的場所是否符合常理。需要強調的是,善意取得為即時取得,因此善意的準據時點原則上應為法律行為發生時即受讓財產時為準,至于時候知情與否,并不影響善意取得的構成。
4、客觀方面
在客觀方面,善意取得必須依一定的法律行為而存在,這是善意取得的前提。受讓人通過交易從轉讓人處取得財產,而受讓人的這種行為是一種“支付合理對價”的法律行為。我國《物權法》中規定“以合理的價格轉讓”就充分說明了這種行為的性質必須的有償的,受贈、繼承等無償方式取得的物不能發生善意取得的效力。
《民法典》(2021.1.1生效),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例失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惡意侵占的能夠善意購買嗎”問題進行的解答,購買人在不知道購買的財產是惡意侵占取得的,是可以對抗被侵占人主張的,被侵占人的損失由侵占人承擔。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區別
2020-11-11書面贈與協議與口頭贈與協議誰的效力更大
2021-01-13民事調解到期不給錢如何處理
2020-11-26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店主不履行合同該怎么辦
2020-11-21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勞務合同簽一年辭職需注意什么
2020-12-20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程序有哪些
2021-02-03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
2021-03-20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保險車輛損失情況確認書沒蓋章有效嗎
2020-12-26出門旅游因為暴雨致人受傷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標準體
2021-01-09小產權房的拆遷補償會比大產權房低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