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件不公開宣判是啥意思?
案件不公開宣判是指司法機關審理案件不會公開判決,但這是一種違法行為。實踐中,法院在對案件進行審理的時候,法官對案件的審理原則上都是要公開進行的,也就是允許其他人到庭旁聽,這其實是按照審判公開原則中的要求來操作的。
二、哪些案件可以不公開審判
1、審判公開的例外:
(1)涉及國家秘密;
(2)涉及個人隱私;
(3)未成年人犯罪,其中14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開審理(司法解釋規定是指開庭時的年齡);
(4)涉及商業秘密。(司法解釋規定必須由當事人提出申請。)
2、在公開審理案件時,對于公訴人、訴訟參與人提出涉及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證據時,審判長應當制止。如確與本案有關的,應當決定案件轉為不公開審理。
3、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與審理該案無關的法院工作人員和被告人的近親屬都不得旁聽。審理未成年被告人的案件,適用相關規定。
4、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宣告判決也必須公開。
三、刑事審判的公開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一百六十三條的規定:
(1)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
(2)十四歲以上不滿十六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十六歲以上不滿十八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3)對于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4)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后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
在我國雖然有很多的案件不會公開審理但是一般都會公開宣判,對于不用開宣判的行為,無疑已經觸犯了我國法律的原則規定,此時審判人員是會受到處罰的,對于一般的情形,只要是那些不涉及隱私,并且與國家的機密都不相關的案件,是需要公開審理的。
公開審判原則是什么?是怎樣的
不公開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刑訴法定不公開審判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銷合同甲乙方規定
2021-01-16同一產品有兩項相似的外觀設計如何申請
2021-01-06船舶買賣定金能退嗎
2021-01-08什么情況不用贍養父親
2021-02-11離婚答辯狀主要針對哪些答辯
2020-12-01先予執行的裁定有何效力
2020-12-27哪些房產案件人民法院不受理
2021-03-23交通事故鑒定收費標準
2020-12-16找中介買房注意哪些事項
2020-11-10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合同是怎樣變更性質的
2021-01-13符合條件的職工是否可以申請變更無固定期的合同
2020-12-12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6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人身保險投保人對哪些人具有保險利益
2020-12-03人身保險存在風險嗎
2021-03-06校車肇事損失保險公司拒賠無理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