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訴案件立案偵查以后會怎么樣?
被立案偵查后,應當由公安機關進行調查取證和檢察機關進行審查起訴,最后由審判機關進行司法判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有犯罪事實存在。
2、該犯罪事實依法需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有犯罪事實,但法律規定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不能立案。
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不能立案;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宣告無罪。
①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的。
②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③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④依刑法告訴乃論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⑤被告人已經死亡的。
⑥其他法律、法規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時間是多久?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中有明確規定:
第二百二十一條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基層人民檢察院,分、州、市人民檢察院和省級人民檢察院直接立案偵查的案件,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一個月。
第二百二十二條基層人民檢察院和分、州、市人民檢察院直接立案偵查的案件,屬于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和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在依照本規則第二百二十一條規定的期限屆滿前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準,可以延長二個月。
省級人民檢察院直接立案偵查的案件,屬于上述情形的,可以直接決定延長二個月。
三、公訴案件立案偵查后檢察院不批捕就不判刑了嗎?
檢察院不批捕,只是代表不符合逮捕的條件,但是如果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仍應追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八條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案件進行審查后,應當根據情況分別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對于批準逮捕的決定,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執行,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不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說明理由,需要補充偵查的,應當同時通知公安機關。
其實對于刑事案件中的受害者來講,盡管公安已經立案,可是偵查是需要過程的,立案不等于就會按照受害者的陳述隨便對任何人采取強制措施的,等偵查工作結束,取得犯罪證據之后,司法機關也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處理。
立案偵查是什么意思
檢察院立案偵查期限是多久
公安立案偵查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對被告影響大嗎
2021-02-27執行前保全需要提供擔保嗎
2021-01-16合同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
2020-11-15離婚中偷拍偷錄能作為訴訟證據嗎
2021-02-23子女的阻撓老人的婚姻是否違法
2021-02-25團伙盜竊價值七萬如何量刑
2021-02-01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人身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3如何在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
2020-11-17保險人履行給付義務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3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河南新鄉律師 告知義務的范圍的一保險合同糾紛的代理詞
2020-11-11人身保險
2021-01-02農村機動地承包合同范文
2021-03-05土地承包對經營權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2有關土地承包合同變更案例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