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門采購辦公用品,涉及金額較大的,會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確定供應商。有的不法企業想拿到供應商資質,在評標的時候向評標專家行賄,讓其做出有利于自己企業的判斷。評標專家受賄,是違法犯罪行為,那么,評標專家受賄案處罰標準是什么?下面我們通過本文了解下。
一、評標專家受賄案處罰標準是什么?
根據《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規定,評標委員會成員收受投標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好處的,沒收收受的財物,處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取消擔任評標委員會成員的資格,不得再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評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索取他人財物的,不論是否“為他人謀取利益”,均可構成受賄罪。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的,必須同時具備“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條件,才能構成受賄罪。但是為他人謀取的利益是否正當,為他人謀取的利益是否實現,不影響受賄罪的認定。
國家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以受賄罪追究刑事責任。國有公司、企業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或者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以受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二、受賄罪的客觀表現是什么?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職務上主管、負責或者承辦某項公共事務的權利所形成的便利條件。
受賄罪的行為方式有兩種:
1、索賄。即行為人在公務活動中主動向他人索取財物。
2、收受賄賂。即行為人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并為他人謀取利益。謀取的利益可以是不正當利益,也可以是正當利益。主動索取他人財物的行為,比被動受賄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因此《刑法》規定,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就構成受賄,而不要求行為人有為他人謀取利益這個條件。
綜上所述,評標專家的行為影響到招標過程的公正性和客觀性,如果其受賄,很可能導致評標有失公允,發生不法利益輸送。評標專家受賄案發生,評標委員會取消專家資格,給予行政處罰。如果涉及到犯罪,檢察院還會提請訴訟,由法院作出判決,這時,有受賄行為的專家會被判刑。
?受賄罪罰金是多少
?受賄罪侵犯的客體是什么
?受賄罪量刑標準2018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餐飲服務許可證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3債權債務轉讓通過董事會決議嗎
2021-01-23股權融資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4保證書里面的提到賠償費用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0交通事故中被起訴的對象是誰
2020-11-14行政處罰法立案后多長時間處理
2021-03-16治安處罰過的算累犯嗎
2021-02-06沒收個人財產包括違法所得嗎
2020-12-09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遺囑繼承的房產出售后交哪些費用
2021-02-23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委托拍賣合同應當載明什么
2020-12-22勸退包括辭退嗎
2021-03-09二手房過戶后抵押擔保需要多久
2021-01-28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