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調解書的性質是什么
從我國調解制度的體系看,行政調解是國家行政機關對經濟和社會生活進行管理的一種手段,表現為行政干預。行政調解的地位和效力如何確定,至今未見法律有明確規定。而居間調解達成的協議屬于平等主體的當事人之間訂立的合同,屬于民事合同的性質。因此民事訴訟中如何判斷交通事故調解書的效力,是司法實踐中必須解決的問題。原、被告因交通事故在交警部門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因被告不履行調解協議,原告要求按照協議的約定履行相應的義務,法院能否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在實踐中存在不同的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交警作為行政機關,在其處理交通事故中主持達成的調解協議屬于行政調解的性質,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中不能直接確認行政調解協議的效力,當事人要求履行調解協議的,不能予以支持,人民法院應根據當事人在交通事故中的實際損失作出判決。另一種觀點認為,交警主持當事人達成的調解協議屬于民事合同的性質,當事人應按約定履行協議,法院應判決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4條的規定:對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筆者認為,交警部門主持當事人達成的調解協議屬于民事合同的性質,交警部門僅是居間調解,調解協議具有民事合同的法律效力。理由是:首先,現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將調解作為交通事故當事人解決損害賠償自愿選擇的途徑,不再將調解作為解決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的一種必經程序,完全體現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則。其次,現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調解書經事故各方當事人簽字后生效,不再有《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條例》中規定的必須加蓋公安機關印章后生效的規定,從而排除了交警部門的行政干預。因此交通事故各方當事人在交警的主持下達成的調解協議不論從調解的程序還是調解協議的生效要件上看,都符合民事合同的性質。
同時由于《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交通事故的調解不再作為交警部門的一項法定職責,也不再將交警調解作為解決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的一種必經程序,所以調解不再是交警部門進行行政管理的一種手段,調解過程排除了行政干預,從而使調解書不具備行政合同的基本屬性,不屬于行政合同的性質。因此在交警部門主持下達成的交通事故調解書屬于民事合同,當事人應當依法履行調解協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先簽訂股權轉讓協議還是先收取股權轉讓款
2021-01-05企業跨國并購有什么類型
2020-11-24網貸下架造成逾期怎么辦
2020-12-25對帳單可以當欠條嗎
2020-12-12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交通肇事逃逸與交通肇事有什么不同
2021-02-24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1-29撞墻事故該怎樣索賠
2021-02-04車禍致殘的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3-11保險逾期未交由誰承擔責任
2020-12-15保險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0事故車停運,能要求保險公司賠償間接損失嗎
2020-11-09保險責任期限及免責條款的約定合法有效,投保人應屬未如實告知
2021-03-13按份共有房產拆遷補償怎么分配
2020-11-23拆遷補償款一直不給怎么辦
2021-03-17老宅拆遷戶口只有一個老人在老宅可不可以享受拆遷同樣待遇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