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在一般情況下,行為人事先對于自己的傷害行為能給被害人造成何種程度的傷害,不一定有明確的認識和追求。無論造成何種程度的結果都在其主觀犯意之內,所以,一般可按實際傷害結果來確定是故意輕傷還是故意重傷。故意輕傷的犯罪還存在犯罪未遂問題。但對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例如企圖嚴重毀容,并已著手實施的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即使未造成任何實際傷害,也應按故意重傷罪(未遂)定罪量刑。在故意傷害致死情況下,行為人主觀上存在混合罪過形式,即同時具有傷害故意和致人死亡的過失,這是區別故意傷害致死同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死同過失致人死亡的主要標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賠償案件必須組成合議庭嗎
2020-12-19合同不兌現可廢除嗎
2020-11-28注冊成立公司需由兩個股東嗎
2021-01-31借條中既約定了逾期利息又約定了違約金該如何計算
2021-01-04訴前財產保全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6自愿中止探望權可以嗎
2021-02-16子女的阻撓老人的婚姻是否違法
2021-02-25老人的贍養費能要多少錢呢
2020-11-08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被判緩刑會影響子女嗎
2020-12-09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員工簽訂競業限制條款注意事項
2020-12-11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投資保險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2021-01-24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