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業務員在公司不知道行賄,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公司行賄,如果是由法定代表決定,雖然不是其親自實施,但仍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單位行賄罪,往往不是靠一、二個自然人的行為來完成,其涉及的人員可能較多,其中有的人確實不知情,有的明知不對或可能有問題,但懾于權力而實施了行賄行為,對這些人員應與“直接責任人員”區別開來。
對于確定直接責任人員的主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職權的大小。職責權限越大,應負的責任也就越大。
2、因果關系的形式。在因果關系鎖鏈中,起支配作用的行為人負主要作用。
3、所起作用的程度。主動出謀劃策、積極實施者,所擔負的責任相對要重。
二、單位行賄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客體要件
單位行賄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國家機關、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團體的正常管理活動和職能活動及聲譽。
2、客觀要件
單位行賄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上述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行為。
3、主體要件
單位行賄罪的主體是單位,所謂"單位",包括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與單位受賄罪不同,并不僅僅局限于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還包括集體所有制企業、中外合作企業、有限公司、外資公司、私營公司等等。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
三、單位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1、單位行賄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
2、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2)向3人以上行賄的;
(3)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4)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本規定關于個人行賄的規定立案,追究其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公司行賄是單位犯罪,一般情況下公司的直接負責人要承擔法律責任,業務人員并沒有參與行賄活動,對行賄犯罪也不知情的,則不能按照從犯處理,不用承擔法律責任。對公司行賄的處罰,除了對直接負責人判刑外,還對公司判處一筆罰金。
關于行賄罪的最新司法解釋規定
行賄罪判多少年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給網賭打工員工怎么量刑
2020-12-11了解勞動糾紛的調解程序與常見種類
2021-02-10雇傭關系手指骨折損害賠償多久期限有效
2021-01-28債務還不上車以抵押車怎么辦
2021-01-20保證人擔保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2-13危險駕駛罪所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0-12-122020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02丈夫監聽妻子手機是否構成侵權
2020-12-10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軍人撫恤金能否被凍結執行
2020-12-29學生猝死在宿舍內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8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怎么進行
2021-01-08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是什么意思
2021-03-16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