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辦事后給錢行賄是否屬于行賄罪?
辦事后給錢行賄是否屬于行賄罪需要看行賄的目的和具體的行為來予以確認。如果在主觀當中,一開始是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就會構成行賄罪。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含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費、手續費)的行為。
行賄目的
第一類是有資格得到、應該得到的合法的利益,如果不行賄就得不到,或被拖延、被克扣;
第二類是沒有資格得到、不應該得到的非法利益,如果行賄就能夠得到,或能夠變相地得到;
第三類是介于兩者之間,如果行賄就能夠得到,或更快、更多地得到,如果不行賄就得不到,或得到的慢、得到的少。
不管是哪一類,控制權和主動權都掌握在受賄的一方。從解決問題的源頭追溯,制度設計必須著眼于制造賄賂機會的受賄方。
二、行賄罪的認定
罪行認定
認定行賄罪,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行賄罪與饋贈禮物的界限
其關鍵還是看行為人在給予國家工作人員禮物時,主觀上是否有利用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便利,為自己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犯罪目的。
2、行賄罪與對公司、企業人員行賄罪的界限
兩者的區別主要在于:
(1)犯罪主體不同。行賄罪只能由自然人實施;而對公司、企業人員行賄罪則既可以由自然人實施,也可以由單位實施。
(2)犯罪客體和對象不同。行賄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務行為的廉潔性,犯罪對象只限于國家工作人員;而對公司、企業人員行賄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犯罪對象只能是公司、企業中除國家工作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
在當代社會行賄行為是否能夠構成犯罪,他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性的因素就在看于當事人他的主觀目的是怎么樣的,比如說當事人如果是事后來進行感謝,僅僅是為了給予幫對方一點小忙,而不是為了獲得一定的不正當財產,就不會構成事后行賄罪。
介紹賄賂罪和行賄罪的區別有哪些
犯單位行賄罪怎么處罰
行賄受賄罪定罪認定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拆后的法定訴訟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9試點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如何納稅
2021-01-13房產他項權記有抵押期限嗎
2021-01-06合伙企業的相關法條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020-12-17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勞動合同終止爭議的解決方式是什么
2020-12-29員工涉嫌刑事責任怎么處理,單位是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7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效力及缺失
2021-01-22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07保險合同是否在合同到期退保險本金
2021-02-25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無效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3-03第三者責任保險是如何賠償的
2021-02-13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土地協議出讓方式有怎樣的缺陷
2020-11-11因修建高鐵拆遷時,怎么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23農村宅基地的拆遷補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6公房承租人如何分配房屋拆遷款
2021-02-08女兒嫁出去了戶口也遷出去了娘家拆遷有繼承權嗎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