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與中止區別是什么?
1、概念不同
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是犯罪中止。
2、處罰不同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二、犯罪中止的特征有哪些?
1、必須是在犯罪預備過程中或犯罪實行過程中放棄犯罪,這是犯罪中止的前提條件;
2、必須是主動放棄犯罪(自動性是實質條件);
3、必須是徹底放棄犯罪。
三、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來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整體而言,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都有可能會直接被免于刑事處罰的,特別是犯罪預備階段,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可能性很小,因為犯罪嫌疑人可能僅僅是購買了一些作案工具,并沒有開始實施犯罪行為,也有可能準備了作案工具以后,一直都沒有實施犯罪。
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犯罪預備的認定原則是什么
犯罪預備量刑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現役軍人離婚該怎么辦?
2020-11-21管轄權異議申請書(遺產繼承)
2021-03-16離婚律師收費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著作權補正多長時間內有效
2021-02-28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
2021-03-01贍養糾紛的管轄法院
2020-12-022020年房產稅如何征收
2020-12-13集資房上市需要交納什么費用
2021-03-25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什么形式
2021-01-20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條
2021-01-30土地出讓費如何使用
2021-03-05私人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1-30按份分割后的房產如何進行拆遷分配
2020-12-17公房拆遷標準和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