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輕微傷不賠償有什么法律后果
輕微傷屬于犯罪情節顯著輕微,不認為是犯罪的情形,這是法定不起訴的情形,也就是說肯定不會被判刑。但有可能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如果不賠償的話,會被行政拘留或者罰款。
行政處罰程序
1、調查取證
《行政處罰法》36、37條規定:行政機關發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的,必須全面、客觀、公正地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必要時,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進行檢查。行政機關在調查或者進行檢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應當如實回答詢問,并協助調查或者檢查,不得阻撓。詢問或者檢查應當制作筆錄。行政機關在收集證據時,可以采取抽樣取證的方法;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先行登記保存,并應當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在此期間,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者轉移證據。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2、告知處罰的事實、理由、依據和有關權利
《行政處罰法》32、41條規定: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申辯而加重處罰。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向當事人告知給予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或者拒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當事人放棄陳述或者申辯權利的除外。
3、聽取陳述、申辯或者舉行聽證
《行政處罰法》32、41、42條規定: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如果當時人要求舉行聽證,并且確實符合聽證條件的,行政機關應當舉行聽證會。
4、處罰決定
根據《行政處罰法》38、39、40條規定,經過上述三個程序后,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對調查結果進行審查,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如下決定:
(一)確有應受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的,根據情節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二)違法行為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不予行政處罰;
(三)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四)違法行為已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
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款律師函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7區塊鏈備案流程
2021-02-09注冊商標保護期限是多久
2021-01-07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有期限嗎
2021-03-04治安案件人跑了怎么辦
2020-12-03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試用期離職提前七天通知違法嗎
2021-03-01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如何買壽險才能既省錢又獲得充分保障呢
2021-02-28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額是多少
2020-12-18保險的特點都有哪些
2021-02-13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特殊性是如何體現的
2021-02-26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新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
2020-11-08填寫理賠申請單時把姓名中間一個字寫錯了,保險公司會理陪嗎
2021-03-08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行使
2021-02-04預付土地出讓金該進的科目是什么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