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輕微傷不賠償有什么法律后果
輕微傷屬于犯罪情節顯著輕微,不認為是犯罪的情形,這是法定不起訴的情形,也就是說肯定不會被判刑。但有可能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如果不賠償的話,會被行政拘留或者罰款。
行政處罰程序
1、調查取證
《行政處罰法》36、37條規定:行政機關發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的,必須全面、客觀、公正地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必要時,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進行檢查。行政機關在調查或者進行檢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應當如實回答詢問,并協助調查或者檢查,不得阻撓。詢問或者檢查應當制作筆錄。行政機關在收集證據時,可以采取抽樣取證的方法;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先行登記保存,并應當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在此期間,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者轉移證據。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2、告知處罰的事實、理由、依據和有關權利
《行政處罰法》32、41條規定: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申辯而加重處罰。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向當事人告知給予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或者拒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當事人放棄陳述或者申辯權利的除外。
3、聽取陳述、申辯或者舉行聽證
《行政處罰法》32、41、42條規定: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如果當時人要求舉行聽證,并且確實符合聽證條件的,行政機關應當舉行聽證會。
4、處罰決定
根據《行政處罰法》38、39、40條規定,經過上述三個程序后,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對調查結果進行審查,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如下決定:
(一)確有應受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的,根據情節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二)違法行為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不予行政處罰;
(三)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四)違法行為已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
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聽證在報紙上公告多長時間
2020-11-16向農民工支付工資要提供工資單嗎
2021-01-222019最高人民法院對離婚案件的判案標準最新規定
2021-01-23發明專利一般值多少錢
2020-12-31附身份關系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18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可以代領嗎
2021-03-15需要哪些材料申請已登記的地役權
2020-11-15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1-07保險公司監督檢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23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頂包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1-01-05保險猶豫期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8剛買的二手房要拆遷怎么辦理
2021-01-20拆遷安置房買賣最新政策是什么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