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家賠償金的計算標準我們國家相關的法律當中都有明確的規定,關于這些規定我們如果要去一個個找的話可能會有些麻煩,所以小編將關于國家賠償金起算日是多久以及相關規定都給大家整理出來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國家賠償起算時間如何計算
我國《國家賠償法》對國家賠償的起賠時間有明確規定: 第三十七條賠償費用列入各級財政預算。 賠償請求人憑生效的判決書、復議決定書、賠償決定書或者調解書,向賠償義務機關申請支付賠償金。 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支付賠償金申請之日起七日內,依照預算管理權限向有關的財政部門提出支付申請。財政部門應當自收到支付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支付賠償金。
二、國家賠償的計算標準
國家賠償法規定賠償標準的原則是,既要使受害人所受到的損失得到適當的彌補,又要考慮國家的經濟和財力負擔狀況。我國國家賠償標準基本采用慰撫性原則。
1、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的計算標準
國家賠償法第26條規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
2、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賠償金按照下列規定計算:
(1)造成身體損害的,應當支付醫療費,以及賠償因誤工減少的收人。減少的收人每日的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最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5倍。
(2)造成部分或全部喪失能力的,應當支付醫療費以及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確定,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最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10倍;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0倍;造成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對其扶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應當支付生活費。
(3)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對死者生前扶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
3、侵犯財產權損害賠償的計算標準
(1)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或者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賠償。對于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財產權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行為,屬于物之失去控制,與之相適應的最好賠償是返還財產。
(2)查封、扣壓、凍結財產造成的賠償。查封、扣壓、凍結財產的,應當解除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應當返還財產損壞的,能夠恢復原狀的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的,國家承擔賠償責任,按照損害程度給付相應的賠償金。應當返還的財產滅失的,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3)財產已經拍賣的賠償。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財產實行違法強制措施后,如果對財產已經進行了拍賣,原物已經不存在或已為他人所有,恢復原狀已不可能,便應給與金錢賠償。對已拍賣財產的賠償,國家賠償法規定是給付拍賣所得價款。
(4)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的損害賠償。這種侵害并非直接指向財產,而是剝奪和限制受害人的權利,其后果往往是造成企業停產或法人消滅。對此,國家賠償法規定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造成損害的,賠償停產停業期間必要的經常性費用開支。所謂“必要的經常性”的費用開支是指企業、商店、公民等停產停業期間用于維持其生存的基本開支,如水電費、房屋租金、職工基本工資等。其中職工基本工資是按國家統一規定的勞保工資的平均數來計算的。但不賠償法人或組織在正常情況下,在此期間必定能獲得的利益,也不賠償停產停業期間的一切開支,而只是賠償必要的經常性費用,并且是賠償損失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5)財產權其他損害賠償。國家賠償法規定,對財產權造成損害的,按照直接損失給予賠償。
綜上所述,以上就是關于國家賠償金起算日是多久的相關規定,針對國家賠償金問題,其實就是對國家的錯誤行為一種補救措施,如果沒國家賠償的話也還是會有其他補救措施來進行補救的,如果大家還有其他疑問的話,可以在線咨詢我們律師,也可以直接登錄我們網站進行查詢。
國家賠償法的適用主體包括哪些人
國家勞動法病假規定有哪些?
申請國家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就是醫療事故罪嗎
2021-03-25工傷鑒定期限不能超過多少天
2021-03-14發行股份需要開監事會嗎
2020-12-16一首歌的版權費是多少
2020-12-15動產抵押具有追及力嗎
2021-02-04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審判監督庭有權嗎
2020-12-11限制出境怎樣解除
2021-01-08試用期辭退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1-17只因遲延理賠 多付5.5萬
2021-03-05釋義保險法第十七條是怎樣的
2020-11-15兒童意外傷害保險選購指南
2021-02-07拆遷時土地出讓與劃撥有區別嗎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