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身體健康是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共同追求。只有好的身體才能做好各項工作。健康權是我國法律賦予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基本人身權利。健康權的基本內涵是指任何人都有保證身體器官外在完整性和內在功能性的權利。破壞身體組織完整性和損害人體器官功能的行為就是傷害。故意傷害他人的身體,侵犯他人的健康權的行為,要承擔故意傷害罪的法律責任。在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案件中,只要行為人主觀上是故意即可,傷害的動機對定罪沒有絕對意義。傷害的法律責任主要取決于傷害的程度和結果。如果傷害行為只是造成他人皮下瘀血或軟組織挫傷等輕微傷害,行為人只是承擔一般民事侵權的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傷害結果可以分為輕傷、重傷和傷害致死。輕傷是指根據司法郁《人體輕傷鑒定標準》的規定而達到對人體一定程度的傷害。
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是重傷:使人肢體殘廢或者毀人容貌的;使人喪失聽覺、視覺或者其他器官機能的;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傷害致人死亡是指傷害行為和他人死亡之間有內在的引起和被引起關系,傷害行為出現了行為人意想不到的死亡結果。傷害的程度主要是指傷害當時的情況,同時參考被害人的恢復結果。傷害的三種不同結果,決定了傷害行為構成犯罪的不同條件。
在輕傷的情況下,法律要求行為人達到十六周歲才構成犯罪;而重傷和傷害致死,行為人年滿十四周歲就可以構成犯罪。由于傷害結果的不同,同是故意傷害罪,刑事責任卻有很大的區別。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輕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的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廢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實踐中,有些犯罪分子把自己的故意殺人行為說成是故意傷害,妄想逃脫法律的制裁。但這種陰謀不會得逞。故意殺人罪和故意傷害罪之間的區別并不只是表現在行為人怎么說,在行為的客觀外在表現上也或多或少地表現出行為人是殺人還是傷害的故意內容。如作案的原因、作案的工具、打擊的部位、死亡或者沒有死亡的原因、行為人的一貫表現、作案后的態度等。司法機關通過對案件的偵查和審理,肯定會查出行為人的真實意圖。故意傷害行為的犯罪分子除了要承擔刑事責任以外,還要承擔經濟賠償責任。他應當賠償被害人的醫藥費、搶救費、住院費、誤工費、營養費等多種費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還包括安葬費、被害人生前撫養人的撫養費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合同沒生效前毀約怎么辦
2020-11-21996工時制違反勞動法嗎
2021-01-28公司可以拒絕患過病的員工返回上班嗎
2020-11-30商標轉讓的概念
2021-01-05如何預防留學生眾籌網絡詐騙
2021-02-20定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16哪些離婚證據是屬于非法收集
2021-01-28包辦婚姻效力有哪些方面
2021-01-10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范圍
2021-01-15請問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報贍養
2021-01-20交2000元贍養費父母能領多少
2021-01-30妻子出軌想離婚怎么辦
2021-01-232020年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03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保險合同中單務合同在什么情況下簽訂
2020-11-25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