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民的法律意識的不斷提高,通過法律程序來解決一些事情已經(jīng)成為了大部分人的明智之舉,而且伴隨著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也越來越能夠得到保障了,現(xiàn)在就有公民國家賠償權的這一些權力,那么公民國家賠償權的法律規(guī)定是什么?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
一、公民國家賠償權的含義
國家賠償,又稱國家侵權損害賠償,是由國家對于行使公權力的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后果承擔賠償責任的活動。我國于1994年5月1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該法第2條規(guī)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shù)臋嗬?/p>
二、公民國家賠償權的機關
根據(jù)《國家賠償法》,賠償義務機關的確定分以下幾種情形:
(1)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該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2)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共同行使職權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為共同賠償義務機關;
(3) 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權力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被授權的組織為賠償義務機關。
(4) 受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或個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權力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委托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5) 賠償機關被撤銷的,繼續(xù)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沒有繼續(xù)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的,撤銷該賠償義務機關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6) 經(jīng)復議機關復議的,最初造成侵權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但復議機關的復議決定加重損害的,復議機關對加重的部分履行賠償義務。
行政賠償請求人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要求,也可以在申請行政賠償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時一并提出,但不得不經(jīng)賠償義務機關處理而直接提起訴訟。
以此來維護人民的合法權益,而且也在法律層面上規(guī)定了負有賠償責任的機關,根據(jù)不同的賠償情況,賠償義務的機關也是不同的,當發(fā)生需要賠償?shù)氖马棔r,就要根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找到相對應的賠償機關來進行賠償。
賠償權利人與賠償義務人的區(qū)別是什么?
人身損害賠償訴訟時效是怎樣的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賠償?shù)臉藴适鞘裁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糾紛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
2020-12-21公司公開發(fā)行新股應當報送什么資料
2020-11-26隱名股東能否工商備案
2020-12-26合同是否能設定擔保和收取抵押金
2021-03-04關于減刑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6商標糾紛中的協(xié)議管轄有何規(guī)定
2021-03-10什么叫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2-22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guī)定
2021-03-24房子抵押錢不是給自家怎么辦
2020-11-08什么情況下格式合同無效
2021-02-20格式合同都屬于要式合同嗎
2020-12-10公務員集資房買賣有什么限制
2021-03-12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1-07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保險合同案件的特點、問題及對策
2020-12-05保險利益的內容有什么
2021-02-15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政府有償劃撥的土地怎么攤銷
2021-02-06拆遷補償財產(chǎn)分割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