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概念是什么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過失而致人死亡的行為。
過失致人死亡罪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概念及其構成
(一)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客體要件
過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生命權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維持安全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其神圣不可侵犯,已為憲法所肯同,理應由其子法貫徹。剝奪他人生命權的行為,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均具有社會危害性,應受刑法打擊。本法第232條規定故意殺人罪。本條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罪。
(二)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客觀要件
過失致人死亡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因過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客觀方面必須同時具備三個要索;
1、客觀上必須發生致他人死亡的實際后果。這是過失致人死亡罪成立的前提。
2、行為人必須實施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在這里,行為人的行為可能是有意識的,或者說是故意的,但對致使他人死亡結果發生是沒有預見的,是過失。過失致人死亡罪屬結果犯,行為的故意并不影響其對結果的過失。這點同有意識地實施故意剝奪他人生命行為的故意殺人罪不同。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可以分為作為的過失致人亡行為和不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兩種情況。
從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必須具有間接的因果關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為人的行為造成的。這里死亡包括當場死亡和因傷勢過重或者當時沒有救活的條件經搶救而死亡。否則行為人不應承擔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致人重傷,但由于其他人為因素的介入(如醫師未予積極搶救或傷口處理不好而感染)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只應追究行為人過失重傷罪的刑事責任。
(三)過失致人死亡罪的主體要件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自然人不能成為過失致人死亡罪主體。首先,無論從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客觀行為,還是社會危害性上看,過失致人死亡罪均不是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其次,對過失致人死亡的結果的預見,要求行為人具有一定的認識能力和辨別能力。
(四)過失致人死亡罪的主觀要件
過失致人死亡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主觀上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應當預見是法律對行為人實施某種有意識的行為時,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結果的主觀認識上的要求。根據一般人的能力和行為時的客觀條件,行為人能夠預見并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只是因為其疏忽大意才未預見,以致發生嚴重危害結果,他就應當對此結果負法律責任。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已經預見,但卻輕信能夠避免這種結果的發生。由于行為人已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進而產生了避免這種結果發生的責任,他卻沒有有效地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沒有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因此,行為人應對自己因主觀上的過于自信所造成的危害結果負刑事責任。輕信能夠避免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是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區別于間接故意殺人的界限。
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現役軍人離婚該怎么辦?
2020-11-21熊**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13二級傷殘標準
2021-02-15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有何異同
2020-12-29學生在學校被霸凌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0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新《保險法》體現三大亮點
2020-12-16在辦保險之前開過三高的藥物,會影響理賠嗎
2020-12-07對《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
2021-03-11隱名被保險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1-01-20再保險公司
2021-01-15承包合同具有民事責任嗎
2021-01-29土地轉讓免費怎么寫
2020-11-17關于土地流轉政策
2021-01-10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包含哪幾個部分
2021-02-05工業用地和商業用地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2-11拆遷過程中,什么情況下拆遷戶可以提起聽證
2020-11-12現在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02拆遷補償安置新條例有哪些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