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意傷害與一般毆打的界限。一般毆打行為只是給他人造成暫時性的肉體疼痛,或使他人神經受到輕微刺激,但沒有破壞他人人體組織的完整性和人體器官的正常機能,故不構成犯罪。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毆打行為表面上給他人身體造成了一定的損害,但顯著輕微,即按《人體輕傷鑒定標準》不構成輕傷的,不能以故意傷害罪論處。因此,在區分故意傷害與一般毆打時,既要考慮行為是否給人體組織及器官機能造成了損害,又要考察損害的程度。
2、本罪與故意殺人罪的界限。就一般情況講,兩罪并不難區分,但在碰遇故意殺人未遂造成傷害或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兩種情況時,二罪易混淆。要把握二罪的主要區別在于行為人是否以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為故意內容。如果行為人無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而只有傷害他人健康的故意,即使客觀上行為導致了他人的死亡,也只能以故意傷害罪致死認定;如果行為人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即使其行為沒有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也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司法實踐中,要認定行為人的故意內容是傷害還是殺人,應遵循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實,從行為人與被害人的關系,案件的起因、過程、結果、作案的手段、使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強度、作案的時間、地點、環境條件、行為人作案前后的表現等方面入手,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3、本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界限。在故意傷害致死的情況下,二者相近之處是:在客觀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在主觀上行為人對死亡結果的發生往往都表現為過失的心理態度。二罪根本區別在于,前罪具有傷害他人朝故意,其死亡結果是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而后罪沒有犯罪的故意,是由于過失致人死亡。司法實踐中,依據案情查明行為人有無犯罪故意,對劃清二罪的界限,至關重要。
4、強奸、搶劫等過程中發生“致人重傷”的。一般作為相應罪的加重情節,不再按本罪論處。
5、故意傷害罪與包含傷害內容的其他犯罪的界限。刑法第234條規定:“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即行為人在實施其他犯罪的過程中,傷害他人,刑法另有規定的,應按有關條文定罪量刑。如犯強奸、搶劫、放火等罪致人傷害的,應分別依照各相應條款定罪量刑,不依故意傷害罪論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在扭送犯罪嫌疑人過程受傷如何處理
2020-11-12醫療事故責任與非醫療事故責任有什么區別
2021-03-14曝光小偷身份,是否侵犯其名譽權
2021-03-22貸款擔保證明及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0-12-02廣東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09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質押的匯票要解押才能背書嗎
2020-12-28入室盜竊并殺人怎么判刑
2020-12-02離婚協議中贈與財產能否再要回來
2021-03-07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2021-02-05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二手房過戶后抵押擔保需要多久
2021-01-28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董某患重大疾病,投保后保險條款不予理賠引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23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