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意傷害與一般毆打的界限。一般毆打行為只是給他人造成暫時性的肉體疼痛,或使他人神經受到輕微刺激,但沒有破壞他人人體組織的完整性和人體器官的正常機能,故不構成犯罪。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毆打行為表面上給他人身體造成了一定的損害,但顯著輕微,即按《人體輕傷鑒定標準》不構成輕傷的,不能以故意傷害罪論處。因此,在區分故意傷害與一般毆打時,既要考慮行為是否給人體組織及器官機能造成了損害,又要考察損害的程度。
2、本罪與故意殺人罪的界限。就一般情況講,兩罪并不難區分,但在碰遇故意殺人未遂造成傷害或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兩種情況時,二罪易混淆。要把握二罪的主要區別在于行為人是否以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為故意內容。如果行為人無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而只有傷害他人健康的故意,即使客觀上行為導致了他人的死亡,也只能以故意傷害罪致死認定;如果行為人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即使其行為沒有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也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司法實踐中,要認定行為人的故意內容是傷害還是殺人,應遵循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實,從行為人與被害人的關系,案件的起因、過程、結果、作案的手段、使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強度、作案的時間、地點、環境條件、行為人作案前后的表現等方面入手,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3、本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界限。在故意傷害致死的情況下,二者相近之處是:在客觀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在主觀上行為人對死亡結果的發生往往都表現為過失的心理態度。二罪根本區別在于,前罪具有傷害他人朝故意,其死亡結果是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而后罪沒有犯罪的故意,是由于過失致人死亡。司法實踐中,依據案情查明行為人有無犯罪故意,對劃清二罪的界限,至關重要。
4、強奸、搶劫等過程中發生“致人重傷”的。一般作為相應罪的加重情節,不再按本罪論處。
5、故意傷害罪與包含傷害內容的其他犯罪的界限。刑法第234條規定:“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即行為人在實施其他犯罪的過程中,傷害他人,刑法另有規定的,應按有關條文定罪量刑。如犯強奸、搶劫、放火等罪致人傷害的,應分別依照各相應條款定罪量刑,不依故意傷害罪論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停行政執法怎么處理
2021-03-03公司外派不接受算主動辭職嗎
2021-01-10公司合并的特征是什么
2021-02-09馳名商標侵權的情形
2020-12-11登記地和核發地有什么區別
2021-03-01當事人能否約定保證責任的范圍
2020-11-22當事人能否要求返還定金
2021-02-05公司持假營業執照如何處罰
2020-12-232020年最新死緩最少服刑多少年
2020-12-22職務犯罪刑期過半能否申請假釋
2020-12-30出國留學生怎樣結婚
2020-12-15合同債權質押及其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1-15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陜西西安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
2020-12-06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已過仲裁時效是否應當受理
2021-02-27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