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賠償隱私權的規定有哪些
侵犯隱私權賠償責任主要是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有時會涉及財產賠償責任以及行政、刑事責任。
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第一款,我國侵害公民隱私權的責任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停止侵害
受害人對于正在發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揚傳播受害人的隱私資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領域等,可以請求停止侵害,防止損害結果的發生或擴大等。
(2)賠禮道歉
(3)賠償損失
隱私權的賠償范圍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損害進行賠償;二是對受害人因隱私權受到侵害而產生的其他損失進行賠償,主要指財產損失。
二、有關規定有《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第二款,當對隱私權人產生嚴重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成應當承擔上述法律責任外,還將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規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數額確定要考慮以下因素:
1、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3、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5、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6、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三、有時候,侵犯隱私權也可能會導致隱私權人的財產損失,從而承擔財產賠償責任,但是,賠償責任一般限于侵權行為直接導致的財產損失。
四、以下情況,侵權人將承擔行政、刑事責任:
1、《刑法》有如下關于侵犯隱私權的規定:
(1)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2)隱匿、毀棄或者非法開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郵政工作人員私自開拆或者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隱私權的賠償無論是國家還是有關的個人如果自己無法及時有效的處理就會導致自己的利益維護出現一定的損失,所以在生活中,只要自己的隱私權遭到侵犯自己應該積極的進行申訴,要求有關的當事人停止侵犯,依據有關的規定賠償自己的損失。
名譽權肖像權隱私權榮譽權都是怎樣定義的?
侵犯隱私權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婚前調查侵犯隱私權嗎,什么是婚前調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債務移轉是否需要抵押人同意
2020-12-17一般醫療事故賠償幾萬
2021-01-25高樓墜物把人砸傷物業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2021-01-12律師服務收費政府指導價的基準價如何確定
2021-01-20別除權的基礎權利是什么
2021-03-23表見代理的法律規定主要有什么
2021-02-01離婚可以通過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1-02-17夫妻共同財產可以贈送給親人嗎
2021-03-22法律允許兒子與父母斷絕關系嗎
2020-12-21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房產贈與的份額很少怎么收稅
2020-12-26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無照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應理賠
2021-03-18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完成時間是多久
2021-03-08保險理賠計算公式是什么,理賠程序怎么走
2020-12-17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