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家的管轄范圍內進行公民只具有相應的權利與義務的,在權利的享受中國家是有具體的法律法規進行保護的,若是公民的權利受到侵犯時需要進行相應的處理辦法。其中就有國家賠償法的規定。那么,國家賠償法的特點是怎樣的呢?一般來說,其具有法典形式,綜合性強等特點。
一、國家賠償法的特點
與民事侵權賠償法相比,國家賠償法具有下列特征:
1、國家賠償法具有系統的法典形式,而民事侵權賠償法通常沒有專門的法典形式,一般在民法典中加以規定。
2、國家賠償法綜合性很強,既包括大量的實體規則,如國家賠償的歸責原則、國家賠償的范圍和方式等,又包含賠償的程序規則,如賠償的先行決定程序、賠償的訴訟程序和其他程序等,是集實體法規范與程序法規范寓于一體的法律部門,而民事侵權賠償法則內容比較單一,只涉及實體內容,屬于實體法規范。
3、國家賠償法的調整對象是因為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形成國家職務侵權賠償關系,涉及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平衡與兼顧;而民事侵權賠償法的調整對象是與國家權力的運用無關的平等主體之間的侵權損害賠償關系,在保護被侵權人時一般不考慮與社會公共利益以及國家職能的正常行使相協調的問題。
二、賠償法作用
國家賠償法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價值取向所決定的,如保障公民權利、調整公私利、規范國家權力等,具體來說,國家賠償法有以下作用:
規范國家賠償,建立健全國家責任制度
國家賠償通常規定在憲法中,但要將高度概括的憲法條文變成實際可操作的具體制度就需要相應的法律去完成,國家賠償法及其他有關賠償的規定正是為了執行憲法,對國家賠償的有關實體問題和程序問題予以規范,以真正確立起國家責任制度。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恢復法治建設后,先是逐步確立了民事、行政和刑事責任,但國家責任制度卻相對落后,1989年頒布的《行政訴訟法》和1994年頒布的《國家賠償法》,使得這一狀態得以改觀。
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行使國家賠償請求權國家賠償請求權是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但我國現行憲法的規定十分原則,不具有可操作性。正因為如此,雖然我國在1954年憲法中就規定了公民享有國家賠償請求權,但由于缺乏配套的具體規范,國家賠償制度并沒有真正建立起來,這一權利只停留在憲法條文中而沒有變成一項實際的權利。所以,我國《行政訴訟法》和《國家賠償法》的制定,貫徹了憲法保障公民權利的立憲精神和目的,是對現行憲法關于國家賠償請求權規定的具體化,尤其是《國家賠償法》對國家賠償的范圍、賠償請求人、賠償義務機關及賠償程序方面的規定,有效地保證了受害人行使國家賠償請求權。
監督和促進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
《國家賠償法》一方面規定違法致相對人損害的國家機關必須承擔賠償責任,從而可以遏制國家機關違法失職行為的發生,達到監督和控制權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國家賠償法》又規定國家在賠償相對人損失后,可以向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公務人員行使追償權,這將進一步防止公務人員濫用國家權力,促使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職權。
三、賠償法定義
國家賠償定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以下簡稱《國家賠償法》)第2條規定:“國家機關和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在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根據該條可知,國家賠償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的過程中,違法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并造成損害,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制度。其中國家機關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監獄管理機關。
行政賠償定義
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國家賠償分為行政賠償和司法賠償。行政賠償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的過程中,因其行為違法而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并造成損害,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制度。
司法賠償定義
司法賠償是指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司法權的過程中,因其行為違法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并造成損害,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制度。司法賠償又分為刑事司法賠償與民事司法賠償、行政司法賠償。刑事賠償是指行使偵查權、檢察權、刑事審判權、監獄管理權的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執行職務時,違法實施侵權行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并造成損害,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制度。民事、行政司法賠償則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行政案件的過程中違法采取強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造成損害由國家承擔的賠償責任。
作為我國公民應當對此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同時在關于國家賠償法的規定中,賠償對象應當是我國公民、法人以及相應的組織機構等。當然在進行賠償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應擔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合理賠償,不得隱瞞具體信息。
如何完善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法律制度
最新國家賠償法司法解釋全文
學生人身損害賠償法律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協議和房產轉讓協議能一起寫嗎
2021-01-26第二次離婚訴狀范本
2020-11-18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關于承租權轉讓
2021-03-02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員工年底前被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2021-03-03公司破產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20條與保險有關的高頻法律條文
2020-12-16對方逃逸醫藥費對方保險公司給嗎
2021-01-02保險理賠后還可以索要折舊費嗎
2021-01-09車上人員責任險什么情況免賠
2020-12-13什么是被投保人
2020-12-29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7上海有房無戶拆遷戶如何安置
2020-12-25揚州市區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評估技術細則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