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能申請國家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有這些:第一,立法賠償是指國家對立法機關的立法行為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第二,軍事賠償,軍事賠償是指國家軍事機關工作人員在執(zhí)行職務中的違法行為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受到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請求國家賠償。第三,抽象行政行為賠償。
(一)立法賠償
立法賠償是指國家對立法機關的立法行為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立法行為是國家豁免的主要領域之一,因立法行為造成的損害只有在很少情況下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其中立法行為的范圍包括議會制定的法律及議員在議會的行為,不包括行政機關制定條例等行政規(guī)則的行為,因為后者被視為行政行為。根據(jù)現(xiàn)有資料,規(guī)定國家賠償范圍包括立法賠償?shù)膰覙O少,法國是承認立法賠償?shù)模侵挥袨閿?shù)極少的判例。
我國之所以排除立法賠償,其主要原因是:
首先,立法賠償,從狹義上說,是指因全國人大制訂法律的行為違法造成了損害而產生的國家賠償責任。但是,我國的立法機關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是人民的意志,是按人民的意愿制定法律,因此,立法機關不存在違法的行為和結果,并且認為立法本身也不能造成損害。因而國家賠償法沒有規(guī)定立法賠償。全國人大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人民在這里當家作主、制訂法律,從何而來的“違法立法”?又有什么機關可以判決它“違法立法”?
其次,立法賠償,從廣義上說,是指效力等級的法同效力高的法相抵觸,是因抵觸造成了損害而發(fā)生的賠償責任。在我國的法律結構中,依效力的大小可以排列為若干等級,第一級是憲法,第二級是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第三級是行政法規(guī)和地方性法規(guī),然后是規(guī)章和其它規(guī)范性文件。按照法秩序原理,下一級的法不得與上一級的法相抵觸,如果抵觸就應當撤銷。但是,第一,如果效力等級低的法根本沒有實施,那么,賠償什么?第二,如果已經實施,必須有遭受損害的特定人就實施的行為造成的損害后果向國家請求賠償,原告只有控告已經實施的具體行為才能獲得賠償,而無需控告抽象的法。
以前,世界上通行的做法是對立法機關違法行為造成的損害賠償予以豁免。但是,目前的現(xiàn)實是立法行為也能使公民受到損害。隨著主權不負責任理論的動搖和公務負擔民事責任等觀念的傳播,一些國家開始對立法侵權也承擔賠償責任。
從我國的具體情況和現(xiàn)實來看,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公民的合法權利受到損害,有獲得賠償?shù)幕緳嗬瑖覒o予賠償。有學者認為,對于不同效力等級的法律區(qū)別對待: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法規(guī),國家享有司法豁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立法行為造成的損害,國家不負賠償責任;對全國人大常委會以及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權力機關和下一級權力機關所制定的法律、法規(guī)和決定被確定違反憲法及有關法律法規(guī)而被撤銷的并在其具體實施期間造成一部分或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損害的,國家應負賠償責任,但若是造成普遍損害的,因其符合公共負擔平等原則,國家不予以賠償。筆者認為這種觀點難以成立。
因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雖然代表全國人民意志,但不等于它一定符合憲法,如果它違反憲法,當然應該撤銷,目前的問題應該完善我國的違憲審查制度。因此,筆者認為對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造成的損害也應進行國家賠償。
(二)軍事賠償
軍事賠償是指國家軍事機關工作人員在執(zhí)行職務中的違法行為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受到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請求國家賠償。當前,軍事賠償在國外立法中已經得到認可,一般是規(guī)定在特別法中,在我國軍事賠償并不因為國家賠償法沒有規(guī)定而不存在,依據(jù)《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軍隊仍然要承擔賠償責任,但賠償費用不是由國家財政負擔,而是由部隊以軍費和第三產業(yè)的收入支出。
(三)抽象行政行為賠償
除立法行為能否賠償外,還存在一個對抽象行政行為可否賠償?shù)膯栴}。對此理論界還有爭議,目前普遍的觀點是:根據(jù)行政訴訟法,抽象行政行為不能被直接起訴,即使該行為違法,如果發(fā)生使相對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現(xiàn)實后果,也要通過具體行政行為實施,所以完全可通過起訴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賠償訴訟,不必訴抽象行政行為。對此,筆者認為不無商榷之處。并非所有影響公民權益的抽象行政行為必然通過具體行政行為實施,例如行政機關發(fā)布一項禁止某些人從事某種活動的規(guī)定,自發(fā)布生效之時就可以造成相對人損害,而不必通過具體行為實施。如果不允許相對人對抽象行為提起賠償訴訟,必然放縱行政機關這方面的違法行為。
二、不承擔國家賠償責任的情形
根據(jù)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第三十一條的規(guī)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因申請人申請保全有錯誤造成損害的;
(二)因申請人提供的執(zhí)行標的物有錯誤造成損害的;
(三)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四)屬于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情形的;
(五)被保全人、被執(zhí)行人,或者人民法院依法指定的保管人員違法動用、隱匿、毀損、轉移、變賣人民法院已經保全的財產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損害后果的;
(七)依法不應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其他情形。
國家賠償?shù)奶卣?/p>
國家賠償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行使職權給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人身權或財產權造成損害,依法應給予的賠償。國家賠償由侵權的國家機關履行賠償義務。
第一,國家承擔責任,機關履行賠償義務。國家賠償?shù)囊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由國家承擔法律責任,最終支付賠償費用,由法律規(guī)定的賠償義務機關履行具體賠償義務,實施侵權行為的公務人員并不直接對受害人承擔責任,履行賠償義務。國家是抽象主體,不可能履行具體的賠償義務,一般由具體的國家機關承擔賠償義務,因此,形成了“國家責任,機關賠償”的特殊形式。不過,不能由此把國家賠償?shù)韧跈C關賠償責任。
第二,賠償范圍有限。是一種有限賠償責任。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了國家賠償?shù)姆秶裁鞔_了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的各種情形。
第三,賠償方式和標準法定化。國家賠償?shù)闹饕绞绞侵Ц顿r償金,輔助方式是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標準因侵犯的對象和程度的不同而變化,且賠償數(shù)額有最高限制。
第四,賠償程序多元化。國家賠償?shù)牧硪伙@著特點是賠償程序多元化,不僅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適用不同的程序,而且同樣是行政賠償,受害人可直接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也可在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中一并提出,還可以單獨提出
這個不能申請這個國家的賠償?shù)那闆r只有上面這三種的情況,其中對于這三種情況來說的話,這個抽象的行政行為賠償是特別的有爭議的,這是由于它本來的特質所確定的,所以要是以這個來申請這個國家的賠償?shù)脑挘且线@個的定義和條件才可以的。
冤案國家賠償標準是什么?
冤假錯案如何申請國家賠償?
國家賠償?shù)脑V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遺產分配糾紛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20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jù)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個人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1-03-09房產證是夫妻名字抵押貸款需要兩人簽字嗎
2021-01-13有撫恤金能辦理低保嗎
2020-12-09設立商業(yè)銀行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有限制嗎
2021-03-13建筑勞務是否可以分包給個人
2021-01-16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qū)分
2021-03-21單位交意外保險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05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zhí)行嗎
2021-03-15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18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車被撞了對方逃逸理賠多少錢
2020-12-25購買財產保險后要注意什么
2021-02-24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