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賠償被告舉證期限是多久
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于十日。庭前準備階段舉證期限縮短
《解釋》第九十九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審理前的準備階段確定當事人的舉證期限。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并經人民法院準許。
舉證期限屆滿后,當事人對已經提供的證據,申請提供反駁證據或者對證據來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該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解釋》規定人民法院確定一審普通案件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十五日,第二審案件提供新證據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十日,修改了此前人民法院確定一審普通案件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二審案件沒有舉證期限,若提供新證據,除不開庭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出以外,其他應在開庭前或開庭審理時提出的舊規定。同時《解釋》規定在縮短庭審前準備階段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的同時,又給當事人提供了在之后提供反駁證據或補正證據的機會;改變了以往“一刀切”的方式 ——簡單規定法院指定舉證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更符合民事訴訟實踐要求。
民事訴訟被告舉證期限是多久
舉證時限,是指訴訟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提交證據的期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目前,在民事訴訟中有關“舉證時限”的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被告應當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闡明其對原告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的意見。
2、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后果。
國家賠償被告舉證的期限,需要根據審查的程序分階段來進行分類的。審理的時間需要法院在審理的時候,對于案件是否繼續審理還是直接審判最終結果,那么法院在審理的時候,就會以一審和二審等審判階段作為審判的期限。不過一審和二審的期限不得超過25個工作日。
民事訴訟舉證期限是多久?
民事訴訟法意見和解釋內容是什么?
民事訴訟法涉外仲裁的概念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機構怎么規定
2021-02-13違章收到信息多長時間處理
2020-12-29省高院有死刑復核權嗎
2021-03-22新三板定向增發的流程
2020-11-28訴訟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離婚時需要提供哪些證據
2021-02-08生產費和撫養費如何算
2020-12-25子女在支付老人贍養費時要注意什么
2020-12-09贍養人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3-10申請先予執行的裁定時間
2020-12-07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沒結婚但一起生活有繼承權嗎
2020-11-21學生被拐賣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7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深圳住房公積金提取預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2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投保人和保險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