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賠償被告舉證期限是多久
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于十日。庭前準備階段舉證期限縮短
《解釋》第九十九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審理前的準備階段確定當事人的舉證期限。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并經人民法院準許。
舉證期限屆滿后,當事人對已經提供的證據,申請提供反駁證據或者對證據來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該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解釋》規定人民法院確定一審普通案件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十五日,第二審案件提供新證據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十日,修改了此前人民法院確定一審普通案件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二審案件沒有舉證期限,若提供新證據,除不開庭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出以外,其他應在開庭前或開庭審理時提出的舊規定。同時《解釋》規定在縮短庭審前準備階段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的同時,又給當事人提供了在之后提供反駁證據或補正證據的機會;改變了以往“一刀切”的方式 ——簡單規定法院指定舉證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更符合民事訴訟實踐要求。
民事訴訟被告舉證期限是多久
舉證時限,是指訴訟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提交證據的期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目前,在民事訴訟中有關“舉證時限”的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被告應當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闡明其對原告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的意見。
2、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后果。
國家賠償被告舉證的期限,需要根據審查的程序分階段來進行分類的。審理的時間需要法院在審理的時候,對于案件是否繼續審理還是直接審判最終結果,那么法院在審理的時候,就會以一審和二審等審判階段作為審判的期限。不過一審和二審的期限不得超過25個工作日。
民事訴訟舉證期限是多久?
民事訴訟法意見和解釋內容是什么?
民事訴訟法涉外仲裁的概念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2020-12-22怎樣行使翻譯權
2021-03-11交通事故糾紛管轄
2020-12-01股票遺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0-12-19擔保提存的給付條件
2021-02-02可以單獨簽訂試用期合同嗎
2021-01-15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勞動調解協議生效反悔怎么辦
2021-01-12拖欠工資是否適用仲裁時效
2021-03-02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01保險合同變更必須采用的口頭的形式嗎
2020-12-25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及探討
2021-02-28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發生車禍理賠多久時間有效
2021-01-19快速理賠定損金額不夠怎么辦,流程怎么走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