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劫罪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犯罪行為,遭遇搶劫之后,很多人都會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那么,搶劫罪屬于什么犯罪類型,對方的行為能否滿足搶劫罪的構成要件,相信很多人都是很疑惑的。下面,是律霸小編整理的搶劫罪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什么是搶劫罪
搶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行劫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搶劫犯罪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因為它不僅直接侵犯了公私財產的所有權,而且因為它使用暴力、脅迫等手段,就又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因此我國刑法將搶劫罪列為重罪,并作為歷來重點打擊的對象。 搶劫罪與其它侵犯財產的犯罪相比,有一個顯著特點:構成搶劫罪沒有數額的限制,哪怕你只搶到一分錢,甚至一分錢都沒搶到,但只要你是以搶劫財物為目的,對被害人實施了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就構成了搶劫罪。因為該罪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
二、搶劫罪屬于什么犯罪類型
搶劫罪屬于侵犯財產性質的刑事犯罪。
三、搶劫罪的構成要件
和其他犯罪一樣,搶劫罪需要具備四個法定要件
(一)本罪的主體是年滿十四周歲的人。
(二)在主觀方面,本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構成,故意的內容必須以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為目的。
(三)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也稱作雙重客體,即不僅侵犯了公私財物所有權,同時也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權利,往往造成人身傷亡。但是,它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搶劫財物,只是它使用的手段,也侵犯了人身權利,所以把它歸入侵犯財產罪中。
(四)在客觀方面,行為人必須具有對公私財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護者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對人身實施強制的方法,立即搶走財物或者迫使被害人立即交出財物的行為,是否搶劫到財物,是確定既途或者未遂犯罪形態(tài)的根據,但不影響本罪的成立。當搶劫罪行發(fā)生了嚴重情節(jié),特別是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無論搶到財物與否,都是既遂。由于搶劫罪是當場劫取財物,所以,被搶劫的財物限于動產,非法侵占不動產的不屬于搶劫罪。如果把不動產的一部分強行分離變成動產而搶走的,應定搶劫罪。
四、我國刑法對搶劫罪所作做的規(guī)定
第二百六十三條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入戶搶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
(三)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
(四)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的;
(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
(六)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
(七)持槍搶劫的;
(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第二百六十九條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六十七條第二款攜帶兇器搶奪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八十九條聚眾“打砸槍”,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毀壞或者搶走公私財物的,除判令退賠外,對首要分子,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第十七條......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搶劫罪屬于什么犯罪類型,相信大家看完這篇文章,心中已經有答案了。其實不管是什么樣的犯罪行為,都是會得到法律制裁的,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法律不會放過每一個壞人,也不會冤枉每一個好人。
搶劫罪的既遂與未遂有什么不同
入戶搶劫罪怎么認定
對搶劫怎么判刑,搶劫罪哪些情形可以從輕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許加盟合同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13外貿企業(yè)收到出口退稅款是否納稅
2020-12-06公司分立是否可以分割土地
2021-01-12支票填寫樣式和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06匯票提示付款無應答是否是拒付
2021-03-23法定監(jiān)護與委托監(jiān)護的關系如何
2021-01-13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認定
2020-11-28治安管理處罰需要立案嗎
2021-03-02協商解約不成怎么處理
2020-11-28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實習期最長是多久
2021-01-06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人身保險合同概念特征是什么
2020-11-15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2-03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7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021-03-17保險中的多買與少買的含義
2021-02-03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