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分死亡撫恤金的遺囑是否有效
無效。死亡撫恤金是死者生前所在單位給予死者家屬的具有慰問和經濟補償性質的費用,不屬于死者的遺產,不能根據繼承法的規定進行分配。死者立遺囑排除其他子女參與分配其死亡撫恤金的行為無效,不影響其他子女對死亡撫恤金的請求權。
案情
劉某生前系青海省興海縣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離休職工,共生育五個子女:長女劉某玲、長子劉某山、次子劉某蕭、次女劉某云、三子劉某軍,其妻子和父母均已去世。離休后,劉某與三子劉某軍一直在莒縣長嶺鎮后小河村共同居住生活。2012年1月7日,在劉某因病去世后,青海省興海縣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向其家屬發放死亡撫恤金276724元。生前,劉某曾立下遺囑,寫明其死后單位發放的死亡撫恤金由其三子劉某軍繼承。對于如何分割劉某的死亡撫恤金,劉某軍主張按其父生前遺囑獨自繼承死亡撫恤金,其他四子女主張則主張死亡撫恤金不是遺產,應當由其五子女共同分享。因劉某軍等五人不能達成一致意見,青海省興海縣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對劉某的死亡撫恤金276724元未予發放,將其款存在該局。2013年5月6日,劉某玲、劉某山、劉某蕭、劉某云四人將劉某軍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分割其父劉某死亡撫恤金。
審理
山東省莒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死亡撫恤金是死者所在單位給予死者近親屬和其生前被撫養人的生活補助費和精神撫慰,產生于死者死亡后,是死者近親屬的共有財產,不屬于遺產。本案中劉某的死亡撫恤金發生在其死亡后,不屬于其遺產,其無權以遺囑的形式處分該筆撫恤金,應由原告劉某玲、劉某山、劉某蕭、劉某云及被告劉某軍共同所有。被告辯稱四原告未盡過贍養義務,但未提供充分的證據,且該理由不能阻卻死亡撫恤金的分割。被告辯稱其未占有該筆死亡撫恤金,原告所訴主體不當,但原告的訴訟請求是要求分割該筆死亡撫恤金,而非侵權之訴,所以,原告所訴主體適格。死亡撫恤金原則上應均等分割,考慮死者劉某離休后同被告劉某軍一起共同生活,其盡贍養義務較多的實際,被告劉某軍可適當多分,分配比例按被告劉某軍占25%,四原告各占18.75%的比例分割為宜。2013年10月11日,法院判決:劉某死亡撫恤金276724元,原告劉某玲、劉某山、劉某蕭、劉某云各分得51885.75元,被告劉某軍分得69181元。
被告劉某軍不服,提起上訴。
2014年1月13日,山東省日照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分歧
近年來,國家新的撫恤金補償政策實施后,撫恤金的數額大幅提高,死者近親屬之間因死亡撫恤金的分割糾紛也越來越多。
對于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以遺囑的形式分配?目前,存在兩種不同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死者劉某死前立有遺囑,對單位在其死亡后給付的撫恤金進行了處分,是對自己合法財產的一種處分,應當按照遺囑繼承;
另一種意見認為,撫恤金不是遺產,不應按照遺產進行分割,但可參照遺產分割原則進行處理。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關于遺產,我國《繼承法》規定遺產是被繼承人生前合法取得并在其死亡時實際存在的財產。繼承產生于死者死亡之時,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家具、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家禽、文物、圖書資料、法律允許所有的生產資料、著作權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及其他合法財產,在死者死亡時轉化成可供合法繼承人繼承的遺產。而死亡撫恤金的性質,則是死者所在單位給予死者近親屬和其生前被扶養人的生活補助費和精神撫慰,產生于死者死亡后。因而,死亡撫恤金是基于死者死亡而發放的撫恤金,有一定精神撫慰的性質。故死亡撫恤金不是給死者的,也不是死者生前的財產,是國家發給死者親屬的費用,其目的在于撫慰死者親屬,而遺產是死者個人所有于死后留下的財產,遺產繼承是為了保護公民個人合法的財產權益,使死者生前的合法財產不至于因死亡而消失。所以,死亡撫恤金不屬于遺產的范圍,不能作為遺產以遺囑的形式加以分配。
目前,對于死亡撫恤金的分配原則在立法上沒有明確的規定,那么死亡撫恤金該如何分配呢?首先,死亡撫恤金既然不是遺產,不能按《繼承法》對遺產分配的規定加以分配。死亡撫恤金是給予死者親屬和被扶養人的生活補助費,如果按照死者的意愿分配,就改變了死亡撫恤金的性質和國家發放死亡撫恤金的目的。其次,死亡撫恤金帶有精神撫慰的作用,特別是用來優撫那些死者扶養的或生前對死者照顧照料的人,筆者認為,死亡撫恤金的分割應參考親屬與死者之間的遠近和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合理分配,以主要照顧和救濟死者生前需要扶養的喪失勞動能力的親屬、補償對死者生前照顧贍養較多的親屬并兼顧其他親屬為原則進行酌情分割,不能適用繼承法關于平均分配的原則。
綜上,筆者認為,撫恤金是死者生前所在單位給予死者家屬的具有慰問和經濟補償性質的費用,按職工死亡時家屬的具體人員來給付,撫恤金的給付對象為死者家屬,故不屬于死者的遺產,不能按照死者生前的意愿進行處置,亦不能根據繼承法的規定進行分配。遺囑是否排除其他子女的繼承權,并不影響其他子女對撫恤金的請求權。對死亡撫恤金的分配,可根據死者近親屬與死者關系的遠近和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合理分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后不帶孩子一方有哪些權利義務
2020-12-09侵害人身權原告代理意見
2021-02-02孩子傷害了別人,父母是否承擔責任?
2021-03-15假釋考驗期從什么時候開始算
2021-02-02商業匯票是什么,商業匯票的種類和特點是什么
2020-12-11財產損失鑒定報告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有哪些
2021-03-13農村家庭贍養協議怎樣寫
2020-11-08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一個月未還款賣方能解除分期付款合同嗎
2021-02-24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什么時候要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01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工會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26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勞動糾紛材料怎么寫
2020-12-20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建筑工程一切險所包含內容有哪些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