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譽權和誹謗罪的區別有哪些?
(1)誹謗罪散布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而名譽侵權行為,即使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開宣揚的,公開了將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甚至敘述的事實愈真實,愈會加重侵權的程度。
(2)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而在名譽侵權行為中,法人、團體、組織可以成為受害者。如:散布虛假消息,誣說某工廠的產品質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搞垮對方。這種行為即使造成了嚴重后果,只能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而不構成誹謗罪。
(3)主觀過錯要求不同。誹謗犯罪行為的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而名譽侵權的主觀過錯包括過失行為。此外,即使善意的檢舉、揭發、批評中有不實成分的,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規定:為了保護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對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利用互聯網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構成民事侵權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二、名譽權侵權方式有幾種?
名譽侵權主要有下列幾種方式:侮辱,誹謗,泄露他人隱私等。
侵害名譽權常見方式一——侮辱
侮辱,是指用語言(包括書面和口頭)或行動,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如用大字報、小字報、漫畫或極其下流,骯臟的語言等形式辱罵、嘲諷他人、使他人的心靈蒙受恥辱等。
侵害名譽權常見方式二——誹謗
誹謗,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虛假的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如毫無根據或捕風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風不好,并四處張揚、損壞他人名譽,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
侮辱、誹謗是常見的名譽侵權行為,民法通則101條明令禁止用侮辱、誹謗的方式損害他人名譽。對法人名譽的侵害,主要表現在散布有損法人名譽的虛假消息,如虛構某種事實,誣說某工廠的產品質量如何低劣,以圖用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搞垮對方等等,這些都是侵害法人名譽權的侵權行為。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名譽權和誹謗罪之間的區別和關系,可以看出,名譽權對人們來說十分重要,而名譽權的受損不止是來源于誹謗罪,還有侮辱罪。如果大家對以上內容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律師,他們會為你提供更專業細致的回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護人員因公殉職如何認定
2021-01-07工資多發了不退要怎樣解決
2020-11-15涉外結婚必須公證嗎
2021-02-10勞動合同模板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2-17責任免除是對誰承擔責任的限制
2020-12-31婚姻自由是否屬于政治權利
2020-12-12仲裁委裁決下來養老,單位仍然不給怎么辦
2021-03-22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協議書
2020-11-20商業銀行擅自縮短營業時間如何處罰
2021-02-09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警察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怎么辦
2021-01-24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房屋拆遷合同樣本
2021-02-23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離婚了房產證是兩個人的名字還需要更改嗎
2021-02-08違反競業限制會坐牢嗎
2020-11-10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