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返還財產屬于侵權責任嗎?
返還財產是廣泛適用于合同責任、侵權責任與不當得利返還責任的責任方式,包括兩種情況:
一是返還不當得利(《民法通則》 [2] 第92 條)。比如,由于貨幣的特殊性,如果侵占或不當得利的對象是他人貨幣的,只能發生不當得利的返還,而不發生原物返還問題。
二是不法侵占他人財產,應當返還原物(《 民法通則》 第117 條〕 ,因返還原物而提起的訴訟稱為返還之訴。返還之訴的權利人是財產的所有人、合法占有人或使用人,責任人只能是非法占有人,前提是原物尚存。如果原物已經毀損滅失,只能發生賠償損失或恢復原狀的請求。值得注意的是,《 民法通則》 第61 條與《合同法》 第58 條規定的“返還財產”既可能是不當得利返還,也可能是基于物權請求權的返還原物。
二、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有哪些?
(一)侵權損害賠償
侵權損害賠償,是指加害人因侵權行為造成他人人身或財產侵害,依法承擔的以給付金錢或實物補償受害人所受到的損害的民事責任。損害賠償是最主要的侵權責任承擔方式。侵權損害賠償遵循以下原則:
1、全部賠償原則,即侵權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的大小,應當以行為所造成的實際財產損失的大小為依據,對全部損失予以賠償。換言之,就是賠償以所造成的實際損害為限,損失多少,賠償多少。但全部賠償原則應受損益相抵、過失相抵規則等的限制。
損益相抵,亦稱損益同銷,是指賠償權利人基于發生損害的同一原因受有利益,應由損害額內扣除所受利益,而由賠償義務人就差額予以賠償的確定賠償責任范圍的規則。
2、 財產賠償原則。即侵權行為無論是造成財產損害、人身損害還是精神損害,均以財產賠償作為唯一的賠償方法,不能以其他方法為之。
(二)停止侵害
是指侵害人終止其正在進行或者延續的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三)排除妨礙
是指侵害人排除由其行為引起的妨礙他人權利正常行使和利益實現的客觀事實狀態。
(四)消除危險
消除危險,是指侵害人消除由其行為或者物件引起的現實存在的某種有可能對他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緊急事實狀態。
(五)返還財產
返還財產,是指侵害人將其非法占有或者獲得的財產移轉給所有人或者權利人。
(六)恢復原狀
恢復原狀,是指使受害人的財產恢復到受侵害之前的狀態。適用此種責任形式的條件有二:一是可能性,即受損害的財產在客觀上具有恢復的可能。二是必要性。即受損害的財產須有恢復原狀的必要。
(七)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消除影響,是指加害人在其不良影響所及范圍內消除對受害人不利后果的民事責任。恢復名譽,是指加害人在其侵害后果所及范圍內使受害人的名譽恢復到未曾受損害的狀態。消除影響是侵害人格權如隱私權、肖像權的民事責任;恢復名譽則專屬于侵害名譽權的民事責任。
返還財產不會是無緣無故的發生的,既然是對財產的返還,那說明當事人在一開始的時候可能是非法占有或者侵害了原有人的財產權。在財產侵權維權案件當中返還財產這是被侵權人要承擔法律責任的第一步,除了賠償原來的財產損失,還得結合造成的損,額外的支付經濟賠償。
在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如何對知識產權打假?
環境侵權責任認定有哪些基本規則
網絡侵權的主體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股權轉讓的概念、法律特征及形式
2020-12-22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哪些行為屬于商標侵權
2021-01-29擔保公司和反擔保人指什么
2021-03-06開遠光燈出車禍誰負責
2020-12-19被車撞如何索賠
2020-12-09哪些情況可以申請交通事故保全處理
2021-02-04有限合伙人的財產份額可以繼承嗎
2021-02-28婚前協議公證的意義協議有哪些具體內容
2020-11-20交通事故起訴材料
2020-11-10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信用不良的能成立公司嗎
2021-01-11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格式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是否可以更改
2021-01-17老師打破學生頭,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9買房定金繳納多少錢,法律有什么規定
2021-01-27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