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產損害侵權損失的認定是怎樣的?
直接財產損失。直接財產損失的賠償,是指因交通事故而導致的財產利益的損失。通常包括車輛、物品及其他有關設施的損失,還應包括現場搶救和善后處理的費用,但不包括停工、停產、停業所造成的財產間接損失。其中的設施一般是指道路安全設施以及在道路上及其附近的其他設施,如電力、水利設施、房屋、樹木花卉。
間接財產損失。所謂“間接損失”,就是可得利益的喪失,即應當得到的利益因受侵權行為的侵害而沒有得到,包括人身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和財物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道路交通賠償案件實踐中經常碰到的幾個常見賠償請求項目有:停運損失、受損物品必將獲得的利益等。
二、其他法律規定
第四條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我國侵權責任法第四條第二款亦對民事賠償優先原則作出了專門規定:“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這是我國法律首次對民事賠償優先原則的全面確立。
在此之前,已經有一些特別法和單行法規定了特定領域的民事賠償優先原則,這些法律基本確立了在公司證券和產品食品消費等領域的民事賠償優先原則。雖然這些規定的適用領域均很有限,但應當看到,這些規定對于矯正傳統的“以罰代賠”、“以刑代賠”的傳統觀念具有重要意義,并且正是這些規定一步步推動了我國立法中民事賠償優先原則的全面確立。
侵權責任法在總結這些規定之經驗的基礎上確立了全面的民事賠償優先原則。這一規定不僅涵蓋了上述特別規定列舉的所有領域,適用于一切情形下的侵權責任與行政責任或刑事責任的聚合,而且在責任的類型方面也用高度概括的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替代了之前規定中的罰款和罰金,適用范圍更為寬泛。 民事賠償優先原則體現的是“私權優先”理念。之所以需要確立這一原則,主要有如下兩點理由:
一是從法律責任設立的目的來看,罰款和罰金等制度設置的目的,主要不在于保證國庫收入,而在于通過金錢懲罰的方式遏制違法行為;而民事賠償責任設置的首要目的則在于救濟受害人,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對加害人予以金錢懲罰的功能。
在這幾種責任無法同時完全實現時,如果以犧牲民事賠償責任的方式優先保障罰款和罰金等行政和刑事責任,雖然起到了遏制違法行為的效果,但使得民事責任救濟受害人的目的完全落空。相反,如果實行民事賠償責任優先,則對受害人的救濟更有保障,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通過金錢懲罰遏制違法行為的功能,其法律適用效果顯然是優于前者的。
民事方面的賠償也是有著相應的計算依據的,如果是涉及到財產方面的損失賠償的話,是按照財產損失進行的,財產損失認定,包括兩個方面,也就是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間接損失的認定,可能會發生一定的糾紛,因為畢竟沒有具體的,認定標準。
財產侵權故意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財產侵權損害賠償范圍是什么?
財產侵權管轄權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招未成年直播怎么處罰
2021-02-14標準專利權人是否可以尋求禁令救濟
2020-11-13網吧單位違法如何處罰
2020-11-14對交通行政處罰不服的怎么做?
2021-02-09經偵傳喚可以不去嗎
2021-03-20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內部調崗定義
2020-12-28在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1-13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保險合同的變更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2保險要有電子版合同嗎
2020-12-06對方酒后駕駛保險公司會不會賠付
2021-02-06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需要登記嗎
2021-02-03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哪些行政處罰
2020-12-27有關保險的一些基本概念
2020-12-06購買人壽保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5土地轉讓合法嗎
2020-11-12工業土地分割轉讓嗎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