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害人防衛過當殺人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
防衛過當致對方死亡即涉嫌故意殺人罪。按照刑法規定犯故意殺人罪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我國刑法第20條第2款規定,對于防衛過當構成犯罪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在司法實踐中,確定何種情況下減輕、減輕多少,何種情況下免除處罰,一般應當綜合考慮防衛的具體目的、過當的程度、罪過形式以及防衛行為所保護權益的性質等個方面的因素。同時服刑期間制止了他人犯罪屬于有重大立功表現,對有期徒刑罪犯在刑罰執行期間,符合減刑條件的減刑幅度為:如果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一般一次減刑不超過一年有期徒刑;如果確有悔改表現并有立功表現,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一般一次減刑不超過兩年有期徒刑。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悔改表現突出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一次減刑不得超過兩年有期徒刑。
綜上所述,按照我國法律規定,對于正在侵害的行為,受害人防衛過當,要承擔一定的刑事責任,只是在量刑的時候要酌情從輕處理。受害人因防衛過當殺人需承擔等法律責任也分很多情況,當遇到諸如搶劫、搶劫等暴力事件時,即便是不慎造成對方死亡,也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二、防衛過當如何界定
1、必須是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這里所說的“必要限度”是指為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防衛強度;“明顯超過必要限度”是指一般人都能夠認識到其防衛強度已經超過了正當防衛所必需的強度,也就是應當以防衛行為是否能制止住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為限度。
2、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損害。這里說的“重大損害”是指由于防衛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的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人身傷亡等嚴重后果。
總之,在面臨非法侵害時,如果用較緩和的手段能制止侵害時,就不要用激烈的防衛手段;當侵害行為已經被制止時,就不要再繼續對侵害者進行傷害。否則,就可能超過正當防衛限度,變為防衛過當。
在實際中,作為受害者來說也不想做出這樣的事情,但是出于正當防衛一難免會造成殺人的時候。在法律上也會做出適當的輕判,如果正當防衛者有悔過可能還會有減刑的情況,希望大家明白這點。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如何填寫勞動爭議申訴書
2020-11-20小孩給狗咬傷怎么賠償
2020-12-05股東會決議代簽可以嗎
2020-12-08留置人員一定有罪嗎
2021-02-25保密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2-12商標轉讓可以無償贈予嗎
2021-01-01錄音能否作為離婚證據使用
2021-02-27法院如何認定受脅迫的婚姻
2021-02-11裝修工程沒有資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8合同糾紛勝訴后不執行怎么辦
2021-03-23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2020-12-11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案例]:碰到勞務欺詐,求職者該怎么辦?
2021-01-02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保險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1-01-22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