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法通則僅在第93中條對無因管理作了原則性的規定,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沒有對無因管理作出細化,國內外學者對無因管理的類型在學理上作了不同的分類。如我國臺灣學者鄭玉波根據是否具備無因管理的主客觀要件將無因管理分為無因管理和準無因管理(亦稱不真正無因管理)。無因管理完全具備無因管理的主客觀要件,準無因管理只具備無因管理的客觀要件,而不具備無因管理的主觀要件。準無因管理又可分為三種類型:不法管理、誤信管理和幻想管理。我國臺灣學者王澤鑒根據管理人沒有法律上的義務,管理人主觀上是為他人或為自己,將無因管理分為真正無因管理和不真正無因管理。真正無因管理中,根據管理人履行義務適法狀態,分為正當的無因管理(或稱適法的無因管理)和不正當的無因管理(或稱不適法的無因管理)。不真正無因管理分為誤信管理和不法管理兩種類型。我國大陸學者多采用臺灣學者王澤鑒的分類方法,如江平、洪學軍等。
不同類型的無因管理產生不同的法律后果。真正無因管理是管理人具有為本人管理意思,無法律義務而為本人管理事務。這種無因管理產生兩方面的法律效果,一是阻卻違法性。使無因管理成為合法行為,以排除對他人事務干涉的侵權性。二是在管理人與本人之間產生法定的債權債務關系。不真正無因管理,是指在管理人明知系他人事務,卻故意當成自己事務或誤信他人的事務為自己的事務或誤信自己的事務為他人的事務而加以管理的情形下,本人主張為無因管理的。不真正無因管理的法律效果為,一是不能阻卻違法性,即不真正無因管理仍屬違法行為;二是往往加重管理人的責任。
(二)適法無因管理
適法無因管理是指管理人沒有法定或約定的義務,為他人管理事務,所管理事務利于本人,并不違反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的意思。
1、適法無因管理的構成
適法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構成無因管理的要件,即管理人沒有法定或者約定的義務,而為他人管理事務。另一方面是適法性的要件,即要求管理事務利于本人,并不違反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的意思。第一方面的要件,前面已討論。所謂管理事務利于本人,指管理事務之承擔,對本人實質有利,客觀上有益,如救火、救落水的人等。這種對本人的有利行為,指的是管理行為本身,而不是指管理行為的結果。如救火行為,其本身對失火者來說是有利的,但也許救火者在救火過程中造成死亡,所救財產價值不及所賠付金額。這種財產上的不利不能否認管理行為不利于本人。管理事務是否利于本人,并不違反其意思,必須于事務管理時既已具備。管理事務是否利于本人,應結合一切與本人、管理人及事務的種類性質客觀決定。所謂明示的意思,是指本人事實上已表示的意思。但是管理人是否知道本人所表示的意思,在所不問。所謂本人可推知的意思,是指本人并沒有明示,但依管理事務在客觀上加以判斷,采用通常人的標準,推斷管理行為本身與本人在客觀利益上是一致的,符合本人的意思。如鄰居家煤氣中毒,一人砸開門窗,送入醫院搶救。鄰居并沒有作出明示,但救人者的行為在客觀利益上與鄰居的主觀意思,按通常人的標準進行推斷,是一致的,不違反鄰居的意思。但是有時管理人雖然違反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的意思而為事務管理,但其管理系為本人盡公益上的義務,或為其履行法定扶養義務,或本人之意思違反公共秩序善良風俗的,管理人的管理行為仍是適法的。這是公序良俗原則在法律上的體現,為多數國家所肯定,在無因管理法律制度方面也不例外。如德國民法第679條規定“不管理事務,即不能適時履行本人公益上之義務,或本人法定之撫養義務者,則無因管理是否違反本人之意思,在所不問”。我國臺灣地區民法也有類似規定,如第174條規定:“管理人違反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而為事務之管理者,對于因其管理所生之損害,雖無過失,亦應負賠償之責。前項之規定,如其管理系為本人盡公益上之義務,或為其履行法定扶養義務,或本人之意思違反公共秩序善良風俗者,不適用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10年老員工能不能辭退
2020-11-17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1-01-196萬元的存款公證費多少
2020-11-12管轄權異議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30版權注冊費如何繳納
2020-12-30無證駕駛跑了會有什么處罰
2020-12-22喪葬費、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14哪些是夫妻共同財產,哪些夫妻各自財產
2020-12-27如何理解婚前財產的自然增值
2021-01-26婚前借款作為彩禮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11家庭暴力簡介與家庭暴力類型有哪些
2021-02-27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 關于印發《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2021-02-21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申請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7小區內晚上修路可以投訴嗎
2021-01-23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哪些
2020-11-17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公司虧損沒錢發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1-03-12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