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或妻一方放棄遺產繼承之法律效力
夫或妻一方單獨放棄遺產繼承是有效的。在正常情況下,繼承人應為夫或妻一方而不會是夫妻雙方,作為繼承人的夫或妻一方有權獨立行使自己的權利,當然也有權放棄繼承權。
二、夫或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通過繼承所得的財產,應屬于夫妻所得共有財產。
我國現行的夫妻財產制是法定財產制與約定財產制相結合的制度,根據《婚姻法》第17條、第18條的規定,除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外,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通過繼承或贈與所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對上述法律規定的理解,并無太大爭議。容易導致歧義的問題是繼承權和財產所有權的區別和聯系問題。理論界和審判實踐中,有的將繼承權與財產所有權完全割裂開來。持這一觀點的認為,繼承權實際上是以民事權利為內容的一項權利資格,把這種權利資格歸屬為取得財產上的一種期待權,并非實際財產所有權。
三、放棄繼承權等于放棄繼承財產的所有權。
判斷夫妻一方單獨放棄繼承權是否有效,關鍵的問題是審查繼承所得財產權屬問題。除約定或遺囑歸一方所有財產外,夫妻其它繼承的財產,應歸屬為夫妻財產。因為繼承權實質上是物權,歸根結底是財產所有權。夫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因繼承轉化為夫妻共有的財產,夫妻享有平等的處理權。根據《民法通則》、《婚姻法》、《物權法》的立法精神,繼承權的放棄雖說是對繼承期待權的放棄,但實質是對繼承既得權的放棄,是對所有權的放棄。針對繼承權權利資格部分,應歸屬權利能力范疇,這種權利能力是不存在接受與否或放棄與否的。只有當繼承權轉移為實際物權時,才存在選擇接受或放棄的問題。因為期待權與既得權是相對應的一種民事權利,期待權既是一項獨立的權利,也是現實的具體的權利。還因為夫妻因繼承法律事實發生后,繼承的財產即轉化為夫妻共有財產。
繼承權實際取得后,繼承人做出放棄繼承權的決定,其行為是對財產的處分行為,實質上屬于對繼承所得夫妻共有財產的處分行為。根據《物權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婚姻法》也已作出明確規定,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物權法》規定的因繼承取得的物權,是從繼承開始時其繼承的財產即歸夫妻共同所有了。夫妻一方或者雙方取得的財產所有權,雖然并未實際占有該財產,但該財產仍應認定為夫妻所得的財產。除婚姻法第18條規定的屬夫妻個人專有財產外,如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應當征得配偶同意,其應征得配偶同意的緣由系法律設定使然,即由夫妻財產共有所決定為必要的,也是必須的。因此,單方放棄行為實際構成了對夫妻另一方財產權的侵害。除法定、約定或經另一方追認的。
依照《民法通則》、《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有關規定,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應認定無效。因此,對單方處分夫妻共同所有財產的行為,另一方申請無效的訴訟請求,法院應予支持。
四、關于夫妻繼承的立法完善目前我國的財產繼承方式有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
《繼承法》第二條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繼承法》把法定繼承人的范圍規定為兩個繼承順序:(一)配偶、子女、父母;(二)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把兒媳、女婿的法定繼承列為特例。即《繼承法》第十二條規定的“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除此之外,兒媳或女婿是不能直接享有繼承權的,也就是不能當然的取得遺產所有權。然而,《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除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外,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從上述兩個法律規定不難看出,《繼承法》沒有賦予被繼承人的兒媳、女婿直接取得其遺產所有權的資格,但《婚姻法》卻規定夫妻一方通過另一方繼承遺產而當然取得夫妻財產共有權。使得兩法對同一財產的歸屬認定上產生矛盾。
《繼承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而《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同時《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物權法》第九十五條也做出了“共同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共同享有所有權”的規定。《物權法》第九十七條還同時做出處分共有財產的規定,即“處分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以及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作重大修繕的,應當經占份額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體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間另有約定的除外”。從上述不同法律的規定看,《繼承法》與《婚姻法》和《物權法》之間關于處分遺產問題相互矛盾。如果按照后法優于舊法的理論,那么,《物權法》優于《婚姻法》,《婚姻法》優于《繼承法》,盡管后兩個法律屬于單行法律。但審判實踐中對于上述法律交叉的相應規定,運用起來很難把握。
以上就是由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當事人在不同訴訟程序中有哪些稱謂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若是您還有什么疑惑,歡迎您進行在線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包方違約轉包怎么處理
2021-02-05最新的申請土地確權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20權錢壞軍婚 案發進牢獄
2021-02-16離婚損害賠償包括哪些項目
2020-11-08股票被保全后還能交易嗎
2020-12-06解除收養關系糾紛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04探視權如何強制執行
2021-03-13土地出讓收益包括違約金嗎
2021-02-13仲裁協議的獨立性具體是怎么樣的
2021-03-04如何審查《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1-02-11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的理賠是怎樣的
2020-12-08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保險公司可以隨意停售在售短期健康險嗎
2021-03-07保險公司賠償多久能到賬
2021-02-03保險條款當中又被分為哪幾大類
2020-12-22兼業保險代理人形式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