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水火不留情,殺人防火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都是對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非常大威脅的罪行。由此可見,放火罪的危害到底有多大。那么,什么是放火罪?放火罪的表現形式有哪些?而成立故意放火罪的立案標準又是什么呢?
放火罪指的是,燒毀不屬于自己的財產,并且對社會有威脅的行為。它是一種人為故意的犯罪行為,它所面對的客體是社會,換句話說危害不確定的人數的生命健康或者是錢財的安全。一般會包含三種情況:
1、危害不確定人數的生命健康;
2、危害不屬于自己的財產;
3、既危害了不確定的人數的生命健康,又損害了不屬于自己的財產安全。
放火罪客觀來講,是行為人使用某種方式實施防火燒毀財務,并且危害社會安全穩定的行為。在司法中,放火的理解是指當事人使用各種手段將目標物品進行點燃,或者是利用已經存在的火種來引起危險的火災因素,引起公共或私有物品的燃燒,達到造成火災的行為。
放火既可以使用如道具將目標物品進行點燃的動手行為方式來實行,當然也可以采用什么都不干的方式來進行,但是什么都不干的方式所構成的放火罪,必須是以有防止火災發生的人員為前提,換句話說就是指行為人對所造成的火災的相關原因是具備了防止發生責任義務的,并且是根據各種條件,有能力來開展此項義務但是卻沒有去做,然后造成火災的發生的。比如說油庫的安全人員,具備了防止火災發生的義務,在發現了所管理的油庫發生著火現象后,本可以采取相關放火的措施但并沒有采取措施的,最終導致火災的發生,這種行為就會被定義為放火罪。而以動手的方式所實施的放火行為,則需要具備三個條件:
1、需要具備火種;
2、行為人是具備目的性質的,有目的物品,也就是有一個需要燒毀的對象物;
3、需要讓火種和目的物品進行接觸。在這些條件已經具備的情況下,行為人使用火種進行點火,就是一種放火的行為,如果目的物品一旦著火,就算將火種撤離或者是進行撲滅,但是目的物品仍然可以獨自繼續燒起來,那么放火的事實就被確定了。
放火罪的主體則是一般的主體。因為本罪的社會危害性非常的大,所以根據相關規定,到達了負刑事責任年齡的就需要負責任的。
那么,放火罪的處罰標準依據我國刑法的相關規定,犯放火罪的人員,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將會被處有期徒刑,時間為3~10年;如果導致人員重傷甚至死亡或者財產有了嚴重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甚至死刑。損害極其嚴重的,將會被處以死刑或者無期徒刑。
放火罪屬于過失犯罪嗎 放火罪該如何認定
放火罪與失火罪有什么不同
放火罪立案標準是怎樣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21入住新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6打人者派出所怎么處理
2021-01-27親生子女撫養權怎么爭取
2021-02-102020新婚姻法有什么改變
2021-03-19沒有以夫妻名義同居構成重婚罪嗎
2020-12-06約定競業禁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1保證擔保協議范本
2020-12-16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建筑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3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精打細算購買旅游意外險
2021-03-20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外資保險公司可以與關聯企業進行交易嗎
2021-03-17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