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殺人相關法律規定
抑郁癥,一般情況下這樣的人并沒有喪失認知能力,責任能力,他在做出殺人的行為時是清楚明白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以故意殺人論處。當然,如果鑒定確實是抑郁,可以作為量刑的依據,但不影響對他故意殺人的定罪。
1、犯故意殺人罪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屬于情節嚴重的,應當判處死刑或者無期徒刑。如出于圖財、奸淫、對正義行為進行報復、毀滅罪證、嫁禍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動機而殺人等等。
2、犯故意殺人罪,情節較輕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據司法實踐,主要包括:
(1)防衛過當的故意殺人;
(2)義憤殺人,即被害人惡貫滿盈,其行為已達到讓人難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處死,一般是父母對于不義的兒子實施這種行為;
(3)激情殺人,即本無任何殺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將他人殺死,其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其一,必須是因被害人嚴重過錯而引起行為人的情緒強烈波動;其二,行為人在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一時失去理智,喪失或減弱了自己的辨認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須是在激憤的精神狀態下當場實施。
(4)受囑托殺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請求、自愿而幫助其自殺;
(5)幫助他人自殺的殺人;
(6)生母溺嬰,即出于無力撫養、顧及臉面等不太惡劣的主觀動機而將親生嬰兒殺死。如果是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作怪,發現所生的是女兒而加以溺殺的,其主觀動機極為卑劣,則不能以故意殺人罪的情節較輕情況論處。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以上,就是小編對相關內容的介紹了,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總之,得了抑郁癥的人除了自殘或自殺外,抑郁癥患者也可能傷害他人,但是身患抑郁癥并不是免責的理由,很多情況下,根據病情鑒定結果,當事人還是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的。如果大家有需要法律幫助的,或者對于這方面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歡迎來到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中患者承擔的舉證責任
2021-01-27辨認筆錄屬于什么證據
2021-02-06工商幾種違法行為如何處罰
2021-01-30租房合同到期后有優先居住權嗎
2021-02-09涉外民事訴訟中的涉外因素是指什么
2021-01-20退伍軍人跟沒當過兵的人犯法怎樣判刑
2020-11-21何為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
2020-11-21道路交通調解的提出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7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投資商業地產需謹慎,從五大注意中學如何保護自己
2021-03-07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1-01-06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飛機延誤8小時賠償標準
2021-01-17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代理人錯簽保單怎么辦
2021-01-2920天買230萬保險 一男子連續投保后神秘死亡
2021-03-16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