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案件的死刑如何適用
我國死刑適用的政策是嚴格限制死刑,堅持少殺、慎殺。
《刑法》第四十八條規(guī)定,死刑只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對于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zhí)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二年執(zhí)行。
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最高人民法院《全國法院維護農村穩(wěn)定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1999.10.27法[1999]217號)指出:“關于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案件要準確把握故意殺人犯罪適用死刑的標準。對故意殺人犯罪是否判處死刑,不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結果,還要綜合考慮案件的全部情況。對于因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發(fā)的故意殺人犯罪,適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應當與發(fā)生在社會上的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其他故意殺人犯罪案件有所區(qū)別。
對于被害人一方有明顯過錯或對矛盾激化負有直接責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從輕處罰情節(jié)的,一般不應判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要注意嚴格區(qū)分故意殺人罪與故意傷害罪的界限。在直接故意殺人與間接故意殺人案件中,犯罪人的主觀惡性程度是不同的,在處刑上也應有所區(qū)別。
間接故意殺人與故意傷害致人死亡,雖然都造成了死亡的后果,但行為人故意的性質和內容是截然不同的。不注意區(qū)分犯罪的性質和故意的內容,只要有死亡后果就判處死刑的做法是錯誤的,這在今后的工作中,應當予以糾正。對于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手段特別殘忍,情節(jié)特別惡劣的,才可以判處死刑。”因而在故意殺人罪中,因激憤殺人,因鄰里宅基地、山林、田地、水流等糾紛殺人,因戀愛、婚姻、家庭糾紛殺人,因民間糾紛殺人,一般不應當適用死刑立即執(zhí)行。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故意殺人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在我國,對于孕婦、未成年人以及7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不得適用死刑。處死刑的對象是那些故意殺人情節(jié)惡劣,或以特別殘忍手段殺人的犯罪分子。更多相關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yè)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現場處罰寫錯車牌該怎么行政復議
2020-12-18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召開方式進行規(guī)定
2021-01-20留置他人動產有效嗎
2020-11-18上海醉駕追究幾年刑事責任
2021-01-11理財產品需要申報個人財產嗎
2021-01-26重慶公交車墜江涉及哪些罪名
2021-03-14股票遺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0-12-19繼承權的放棄有什么要求
2020-12-23小產權房辦營業(yè)執(zhí)照什么程序
2021-02-08房地產估價機構管理辦法
2020-11-30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企業(yè)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起訴狀事實勞動關系的申請確認范文
2021-01-12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1-03-25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法院將主動審查投保人是否具有保險利益嗎
2021-03-12拆遷補償規(guī)則是否完全“政策”說了算
2020-12-10